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5 题号:8220683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回答问题。

由表可以看出(  )
A.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为美国的10倍
B.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2019-08-30更新 | 4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湄公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是东南亚第一长河。下图为中南半岛山脉与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我国在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段进行梯级开发,那么对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的威胁②增大年径流量③增大河流枯水期流量④提高地下水水位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湄公河的水质受沿河各国的广泛关注,为减轻该河的水污染,沿河国家和地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清洁生产,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②修建水库,使流量趋于稳定
③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④减小汽车流量,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02更新 | 13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水足迹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标准下,生产一定人群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水足迹强度指标=水足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各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图为辽宁省各城市2004-2013年水足迹强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个地区水足迹强度指标越大,表明该地区(     
A.单位GDP消耗的水量越少B.水资源利用效率越低
C.水资源利用技术越先进D.水资源总量越丰富
2.2004-2013年,辽宁省水足迹的变化特征是(     
A.各城市水资源利用率均显著提高B.地区间水足迹强度差异增大
C.阜新、朝阳水资源利用率最高D.大连人均水足迹强度最小
2023-02-04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