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构造地貌的形成 >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8285092
下图为某地区域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哪一个?原因是什么?
(2)从地形条件来分析,D城市到B城市之间公路没有修建成直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示区域山地东、西两侧交通线路密度较大的是哪一侧?导致这种分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目的是为避开________

(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______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__

(3)一般来说,在山地地区修建铁路或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___,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____

2018-11-03更新 | 20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川藏铁路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线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经雅安、康定,在岗托跨金沙江后进入西藏自治区,经昌都、林芝、山南至终点拉萨市,全线运营长度1838千米。川藏铁路穿越横断山区,线路走向为“八起八伏”,桥隧比高达81%,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川藏铁路辐射的人口众多,沿线有着丰富的水能、森林、矿产、旅游等资源,铁路的修建能提升沿线的交通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同时能把西藏连入长江经济带,并形成我国通往南亚的便捷陆路通道。

材料二川藏铁路和青藏铁路示意图。

(1)简要说明川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2)川藏铁路线路走向为“八起八伏”,试分析其原因。
(3)目前青藏高原已有公路、铁路、航空线与全国各地相通,为什么还要建川藏铁路?
2022-02-25更新 | 57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广泛分布在黄土高原的风成沉积序列由黄土和红粘土交替叠覆而成。黄土里的含铁矿物,经过雨水淋洗氧化后会形成相对坚硬密实的红粘土层:没有经过雨水淋洗的土层则为黄色。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风成沉积序列剖面及窑洞分布示意,窑洞自下而上成层分布。



(1)简述图示窑洞能够呈现上下成层分布格局的地质条件。
(2)概述可能影响单个窑洞大小的主要自然因素。
(3)指出图示风成沉积序列形成过程中当地的降水量变化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022-04-30更新 | 3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