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456 题号:8529404

青海湖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部干旱区和西南部高寒区交汇地带,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并因其自身的湖泊效应,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周边地区分布有大量沙丘,其中湖区东岸沙岛附近最为集中(如图1,黑色区域为水域),西岸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也有分布(如图2),近年来这些沙丘面积有扩大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青海湖东岸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湖沉积物B.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有关
C.沙丘东坡缓西坡陡D.沙丘向湖心移动
2.推测近年来青海湖边沙丘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       
A.气候干旱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 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下面是马耳他简图及其著名景点“蓝窗”,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形成“蓝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A.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B.地壳抬升、沉积、海水侵蚀
C.海水侵蚀、沉积、地壳抬升D.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沉积
2.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马耳他岛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平,盐碱化严重B.大风天数多
C.夏季干热,冬季冷湿D.地表土层薄,且严重缺水
2019-07-22更新 | 3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清代赵钧彤所著《西行日记》记录了作者经河西走廊远赴伊犁的行程。以下为其中一段,“自六盘(山)而西俱黄土山,枯燥无树石……而塞上诸山(指祁连山)葱钤郁律,反往往可图画,亦地气然欤?……诸空滩皆涸河……夏秋水发,浩无定域,各村壅砂石捍水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塞上诸山葱蒨郁律”的“地气”指( )
A.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B.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C.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D.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2.作者途径此地时,“诸空滩皆涸河”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灌溉用水量大B.降水少,河流断流
C.气温低无冰雪融水D.气温高,蒸发量大
3.文中“各村”主要分布于( )
A.洪积扇B.河漫滩C.河流阶地D.山间盆地
2020-05-13更新 | 25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如图1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其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2示意我国某区域两条调查样带的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基于调查结果,该科研小组为图2所示区域因地制宜提出了风蚀防治措施,建议该区域西北部维持自然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蚀粗化会导致土壤(     
A.保水能力降低B.纵剖面构造更加复杂
C.发育过程停滞D.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
2.为保障风蚀作用调查数据的准确度,进行土壤采样时应将采样点布局在(     
A.侵蚀作用强烈的坡面上B.基岩裸露的平坦台地上
C.沉积作用明显的洼地内D.地势较高的平坦阶地上
3.该科研小组建议图示区域西北部维持自然状态,其主要依据是目前当地(     
A.风蚀强度较小B.风力搬运作用弱
C.植被覆盖度高D.砾石覆盖度较低
2024-01-23更新 | 1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