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乡空间结构 > 城市和乡村的形成和发展 > 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6 题号:8549120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和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古代,设置玉门关的主要目的是(      
A.军事和政治B.文化和宗教C.农垦和移民D.经贸和旅游
2.从西汉至今,玉门关城镇位置的变迁是因为(      
A.寒潮侵袭B.水源地变迁C.公路的修建D.地质灾害
3.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图示地区将建成(      
A.国际性商品谷物基地B.国家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C.国家新能源开发基地D.劳动力密集产业承接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资金,人口、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不断流动和集聚,使城乡空间结构以及作用机制发生改变,出现新的特征。煤炭型城市的生产长期集聚在矿区和城区,城区的发展受矿区的牵引作用较为强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城·矿·乡”空间结构。图示意我国某煤炭资源型城市改革开放前后的城乡空间结演进模式(非正常排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煤炭资源型城市城乡空间结构的演进过程是(     
A.①③②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
2.③阶段时,该市的空间结构和发展情况为(     
A.城镇空间分散发展速度缓慢B.城镇空间聚合发展速度缓慢
C.城镇空间分散发展速度较快D.城镇空间聚合发展速度较快
3.推动该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是(     
①人口迁移②产业结构演变③市场扩大④交通网络完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02-14更新 | 7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山东菏泽地处黄河下游,古有黄河、济水等河流流经此地,并有菏泽、雷泽等水域。先秦时期,黄河下游一次次泛滥、改道,菏泽一带居民为避水患而垒起来的土筑高台,称为堌堆。考古人员在堌堆遗址中发掘出大量骨器、石器、亚热带动物骨骼、土木结构的房屋和木炭等。下图示意“菏泽地区现有堌堆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菏泽地区在先秦时期的地理环境类似今天的(     
A.长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河西走廊
2.先秦时期,堌堆除避水患外还具有的主要功能是(     
A.农耕B.居住C.防卫D.商业
3.下列地区中地势较高的是(     
A.鄄城和郓城B.东明和巨野C.定陶和成武D.曹县和单县
2021-03-16更新 | 22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流域民族聚落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藏族聚落分布区高山草甸面积广,其聚落(     
A.规模小、数量少,分布集中
B.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分散
C.规模大、数量少,分布集中
D.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分散
2.羌族在该区域居住历史悠久,与汉族聚落分布区相比,其居住区的优势条件是(     
A.地质灾害少发B.水热条件优越
C.防卫环境安全D.交通运输便利
2022-07-21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