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5 题号:8597799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秦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多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剪纸艺术可反映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特征,秦腔起源于下面四幅剪纸中的(  )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
2.秦腔起源地与秦腔表演特征形成关联度最大的是(  )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B.视野开阔,交通不便
C.千沟万壑,土层深厚D.人口稠密,历史悠久
3.推测枣树的生长习性主要是(  )
A.喜酸,耐贫瘠B.喜湿,耐盐碱
C.喜光,耐干旱D.喜凉,耐洪涝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耕地压力指数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一定区域范围内为保障食物需求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之比。图甲为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分布图,图乙为2000—2012年东、中、西三大区域耕地压力指数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乙中代表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曲线依次是(  )
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Ⅱ、Ⅰ
2.导致Ⅰ区和Ⅱ区的耕地压力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B.耕地质量C.农业科技水平D.人口数量
3.仅考虑复种指数,下列省区耕地压力指数最小的是(  )
A.广东B.浙江C.北京D.甘肃
2019-08-14更新 | 2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下图是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年均温更低,其原因主要是
A.青藏高原冬季气温较高B.青藏高原冬季气温较低
C.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高D.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低
2.图中显示热棒倾斜设置,究其原因主要是
A.利于路基散热B.便于列车停靠C.利于保护路基D.更加美观
2019-10-16更新 | 4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下面图甲为乌伦古湖及附近区域图,图乙为乌伦古湖及其引水渠位置图。图中有一高大山脉存在,该山脉(   )
A.是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B.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
C.北坡的相对高度小于南坡D.北坡降水量比南坡少
2018-07-29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