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4 题号:860984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林蛙是一种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喜阴湿、怕强光、怕高温,它主要分布在我国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山区,是典型的水陆两栖动物,两栖生活时间分别为6个月左右,气温降低时,在较深的水域中冬眠,随着水温和气温的升高陆续上岸在陆地活动。

随着市场需求加大,中国林蛙养殖业逐渐南移。浙江新昌县是一个以山林、早地为主的山区丘陵县,日前已成为中国林蛙南移养殖基地之一,该县采用半人工生态系统的养殖方法,获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1)分析浙江新昌县山区养殖林蛙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试述随着夏季气温升高,新昌县山区林蛙的空间迁移情况。
(3)归纳南方林蛙仿生态养殖模式的生态效益。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对比埃及与德国地理简图后,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C分别是两国著名的运河,试分别描述这两条运河的地理意义。
(2)图中B河流域历史文化悠久,其所属文化圈及典型文化景观分别是?试分析该河下游谷地和三角洲地区成为文化源地的自然原因。
(3)简述图中D区域成为德国最重要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4)比较图中两国城市分布的异同点及原因。
(5)图中a、b、c、d四海域的海水盐度的高低排序是?简述盐度最高海域盐度高的主要成因。
2018-11-03更新 | 1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一: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种植棉花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国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干方百计向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利·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材料三: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玲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
(2)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3)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
2016-12-12更新 | 27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广西百色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百色地区是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十分广泛的地区,该地区天坑地貌较多。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极为恶劣,脱贫的难度十分巨大。下图示意百色地区周边地形及天坑形成演化剖面示意图。


(1)根据所给材料,分析天坑地貌形成的原因。
(2)指出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的自然原因。
(3)简析图示铁路线路建成对百色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重要性。
2020-05-13更新 | 2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