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世界地理 > 天气与气候 > 世界的气候 > 气候与人类活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8 题号:8869539

2018年年底,一张“中国防寒抗冻分布图”(下图)风靡网络。该图的制作充分考虑体感温度和集中供暖情况。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所感受到的体温指数转换成同等温度,主要受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的综合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既可导致体感温度偏高,又可导致体感温度偏低的因素是
A.气温B.风速
C.相对湿度D.太阳辐射
2.“海派湿冷”力压“川派湿冷”和“楚派湿冷”,成为全国最抗冻地区的原因是
①阴天更多②气温更低 ③湿度更高④风速更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是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区间统计图,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1.下列城市与气候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罗马—甲②上海—甲③南京—乙 ④伦敦—丙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2.就气候形成和分布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除南极洲外,各洲都有乙类气候分布          ②亚洲缺少甲类气候
③丙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高温多雨 ④甲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而成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就人类活动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丙气候类型区盛产许多著名热带经济作物   ②甲气候类型区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③乙气候类型区人口、城市分布较丙密集   ④乙气候类型区是世界最重要商品粮产区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2019-05-10更新 | 1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中④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基地海拔约2900m,距离该大学所在的城市约100 km。该基地将成为我国第二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地、②地、③地、④地与甲、乙、丙、丁气候资料相匹配的一组是(   )
A.①—甲;②—丙;③—乙;④—丁
B.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C.①—乙;②—甲;③—丁;④—丙
D.①—丙;②—乙;③—丁;④—甲
2.推测中国选择在④地建设天文观测基地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气候干旱,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夜数多
B.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大气透明度高,夜晚灯光少
C.西部沿海受大气环流及近岸寒流影响,云雾较小
D.和中国处于不同半球,观测的时空互补性好
2017-02-22更新 | 5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华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A.300毫米B.450毫米C.650毫米D.550毫米
2.2000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低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B.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C.气温高,蒸发量大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3.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 ②减少植物病虫害
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8-22更新 | 2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