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应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4 题号:8910902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图2中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分布状况
(2)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3)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4)分析甲地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2)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
①甲、乙两处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④空气垂直运动
(3)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4)假如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____;
(5)假如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____地;假如图所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____(白天/黑夜)。
(6)一般情况下,甲地为阴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14更新 | 14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炎夏日,穿堂风无异于降温避暑的“空调系统”。下左图为四川某地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下右图为该民居白天穿堂风示意图。


材料二: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该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下图)。



(1)“穿堂风”是一种大气的____(水平、垂直)运动,其产生的直接动力是____力,图中所示的风向为____
(2)该地区房屋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推测该山林的植被类型是____,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____
(3)指出材料二中A、B两条曲线,表示阴天气温变化的是____,并说明理由____
2022-03-25更新 | 19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人类向城市上空排放的温室气体在自然条件下,在时间和空间上需要经历有条件地转移和扩散过程,因此使城市上空的温室气体浓度远高于周围环境。在温室气体增温效应的作用下,城市上空像形成了一层玻璃罩,形成一个温室环境,表现出外冷里热,影响着低层大气的热量向空间的福射和转移进程。



(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热岛效应增强的过程。
(2)受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上空雨水天气较郊区多,形成“雨岛效应”,简述“雨岛效应”的成因。
(3)举例说明缓解热岛效应的负面影响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2023-09-18更新 | 2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