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应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4 题号:893364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干热风是每年5月左右发生在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小麦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迷率降低进而造成小麦减产焚风是指气流翻过山岭在背风坡下沉时增温变得又干又热的地方性风。下图为石家庄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a)及焚风示意图(图b)。



(1)指出石家庄市易受焚风影响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北方冬麦区干热风的形成过程。
(3)为减少干热风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 ,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
(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的运行箭头。
(3)在图中AB附近近地面画出等压面的凸凹。
(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先       (竖直运动还是水平运动)过程,后        (竖直运动还是水平运动)过程。
(5)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_____,当地吹___________(海风、陆风)。
2017-11-18更新 | 14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在自然界里面存在许多利用“穿堂风”的情况。

材料一非洲草原犬鼠(土拨鼠)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图1)。这使地面上的风能够吹进洞穴,形成“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习习凉风。


材料二图2为我国中纬度某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图3为该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土拨鼠洞穴“穿堂风”是如何形成的。
(2)根据图2,简述“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并分析石质地面和山林的作用。
(3)在图3甲处画出风向,判断甲乙两处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2021-12-11更新 | 74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城市地区,由于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量大,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热传导率很高的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2℃,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在冬季最为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材料二 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

(1)请总结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因素。
 
(2)请在材料二图圆圈处标上高低压(G表示高压、D表示低压),并简单绘制出高、低空等压面;在图中热岛环流路径上用箭头表示循环方向,并简单解释形成原因。
 
(3)请简单解释热岛效应冬季最为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的原因。
2018-01-30更新 | 2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