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9057601

陕西省大荔县大荔沙苑(如下图所示)地表以草滩地、沙地为主,地下发现有古土壤和鹅卵石。唐朝,人们在该地抽取地下水,发展农牧业;明中叶,该地逐渐演变为风沙漫天的荒漠景观,沙丘广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能够论证大荔沙苑曾有河流流经的地理事象是(   )
A.古土壤B.古湖沼C.鹅卵石D.草滩
2.大荔沙苑由昔日湿地变成荒漠景观的沙源直接来自(   )
A.西北内陆地区沙漠沙质沉积物B.原为古河流经过携带并沉积大量泥沙
C.山区岩石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D.冬春多大风天气且风力侵蚀作用强烈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越南北部岩溶地貌广泛发育。某流域面积约100km2,流域最高海拔约1515m,最低海拔约1018m;主要土壤为水稻土、石灰土和黄壤,且三种土壤的特性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该流域不同海拔各类土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流域内的三种土壤表述正确的是(     
A.水稻土矿物质含量较多,土壤肥沃
B.水稻土分布概率在1250m以上随海拔上升而降低
C.黄壤属于森林草原和草原区的地带性土壤
D.石灰土的分布概率在1300米处高于1400米处
2.影响该流域三种土壤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成土母质B.植被类型C.年降水量D.分布海拔
3.若当地扩大水稻的种植规模,则可能导致土地(     
A.石漠化B.沙漠化C.红漠化D.次生盐渍化
2022-06-17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草场载畜量是平均每单位草地牧场面积牧饲的牲畜头数,是反映牧区草原利用程度的常用指标。下图示意1950年以来我国西北地区某牧场的生产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70-1990年该牧场载畜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减少B.蒸发加剧C.水土流失D.草场破坏
2.1970-1990年该牧场( )
A.地表径流减少B.土壤黏度增加C.物理风化增强D.风速趋缓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牧场的实际放牧量变化趋势应是( )
A.甲B.乙C.丙D.丁
2020-11-02更新 | 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图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题。

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护铁路线
②削减风力
③改变气候类型
④增加旅游景观
⑤提高沙层含水量
A.②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⑤D.①④⑤
2019-10-21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