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9080414
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例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
A.湿地破坏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环境污染
2.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
A.发展耕作业B.退耕还草C.修建水电站D.人工增雨
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灌溉不合理会导致 (  )
A.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次生盐渍化D.风蚀严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交界处的塞罕坝,海拔约1500~1940米。自1962年建场以来,一代代塞罕坝人将这片曾经林术稀疏风沙肆虐的荒僻高岭,变成115万亩人工林海,成为新时代文明建设的范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塞罕坝高岭北坡相比,南坡造林不易成活的主要原因是(     
①风力较大,气温较低②光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小
③暴雨较多,土层较薄④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     
A.减轻风沙危害B.吸烟滞尘,美化环境
C.增加生物多样性D.涵养水源,减轻热岛效应
2024-06-13更新 | 1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漠,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活动较多而导致的地表植被被破坏
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
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3.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
A.以生物措施为核心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工程措施为核心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2019-05-14更新 | 6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5年中央提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滇桂黔石漠化区贫困的主要原因有(     
①气候复杂夏季热②地形崎岖平地少
③土层薄土壤贫瘠④地表水缺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滇桂黔“石漠化”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激化人地矛盾B.人畜饮水更加缺乏
C.土地利用率提高D.旱涝多发
3.有关精准扶贫措施合理的是(     
A.吕梁山区发展柑橘等特色林果业B.大别山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滇西边境山区发展中草药种植D.四省藏区全面实施生态移民
2022-04-01更新 | 7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