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5 题号:908203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阿拉斯加半岛(地理位置如下左图所示)中部北部多年冻土广布,植被以草甸和针叶林为主。阿拉斯加输油管道是世界上第一条伸入北极圈的原油管道。原油在刚冒出地面时温度约为80℃,然后以超过50℃的温度运送。在平坦地带,管道在地面多呈“之”字走向(如下中图),为可能发生的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预留空间;并且管道架设在安装有对流散热装置的支架上(如下右图)。20世纪80年代早期至2005年前后,阿拉斯加北部一些地区的升温幅度达到30C,致使多年冻土融化并释放温室气体甲烷,加速了气候变暖。

(1)分析地形特点对阿拉斯加南部地区降水分布的影响。
(2)分析输油管道在平坦地带采用“之”字形铺设预留空间的原因并说出采用架空方式的目的。
(3)描述多年冻土融化加速了气候变暖的地理过程。
(4)简述气候变暖对该地区河流和植被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1年,中科院学者在青藏高原发现了目前已发现最原始的拔毛犀化石(距今约370万年)。披毛犀为大型食草动物,全身拔毛,适应寒冷环境。其长迭1米的鼻角可以刮开冰雪,找到干草。

材料二伴随着青藏高原不断隆起以A第四纪(260万年前至今)气候变化,拔毛犀的活动位置发生过两次大迁徙,第一次是由青藏高原逐渐向我国华北、东北迁徙,第二次是由我国华北、东北北迁至西伯利亚,并最终在距令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灭鲍。近年来,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地区永久冻土层发掘出多具完整拔毛犀遗体。

   

(1)推测披毛犀两次迁徙时分别对应的气候变化情况?
(2)面对气候变化,分析生活在我国东北的披毛犀族群选择北迁而不是退回至青藏高原?
(3)分析西伯利亚地区披毛犀遗体能保存完好的地理条件?
2023-07-21更新 | 9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大西洋涛动,指北大西洋上两个常年活动的气压中心(冰岛低压和亚速尔高压)之间气压差的变化过程,当冰岛低压与亚速尔高压之间气压差变大时,北大西洋涛动增强。北大西洋涛动的强弱显著影响北欧的气候和湖泊水文特征。皮海湖位于芬兰西南部,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皮海湖的湖冰显著减少,封冻时间呈明显缩短趋势。研究发现,北大西洋涛动的增强和北欧地区气温的升高是导致皮海湖封冻时间缩短的主要原因。图左为北大西洋涛动示意图,图右为芬兰皮海湖位置示意图。


(1)说明北大西洋涛动增强对皮海湖风浪的影响。
(2)分析皮海湖风浪变化导致湖冰数量减少的动力机制。
(3)简述近半个世纪以来湖冰的动态变化对湖区太阳辐射、气温以及封冻时间的影响。
2024-01-19更新 | 9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地理-选修6环境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罗纳冰川在过去160年时间里退缩了1400米,减薄了350米。自2010年起,当地居民开始尝试每年为罗纳冰川冰舌部分(约2万平方术)盖上白色高科技隔热聚酯材料苫布以减缓罗纳冰川消退速度。有专家指出,这种方法是匪夷所思的挣扎,可行性差。


简述当地采用覆盖苫布减缓冰川消退速度的原理,并指出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2021-02-03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