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荒漠化的含义、类型与分布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3 题号:9106604
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红色荒漠”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①水蚀作用②风蚀作用③滥伐森林④过度放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贵州省中部的安顺、普定等地喀斯特地貌发育,自然条件复杂,加之人为活动干扰,石漠化问题严重。下表为该地区石漠化不同阶段主要指标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注: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土壤总量指100米2内土壤的体积。

1.该地区石漠化过程中,生物量(单位面积内生物有机体的质量)减少最大的时段是(  )
A.原生阶段—初期阶段
B.初期阶段—中期阶段
C.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D.后期阶段—末期阶段
2.关于该地区石漠化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岩裸露率与乔灌层盖度呈负相关
B.植被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减少
C.随着石漠化发展,区域小气候趋于旱化
D.草地覆盖率呈下降趋势
3.石生苔藓具有耐旱、喜钙、石生的特点,研究表明,石生苔藓在石漠化严重地区的治理中具有“先锋拓荒作用”,主要体现在(  )
A.抗旱作用强B.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C.更好地水土保持功能D.加快基岩风化和表土生成
2018-01-18更新 | 1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我国西北地区最常见的荒漠化类型是(     
A.喀斯特荒漠化
B.水蚀荒漠化
C.盐渍荒漠化
D.风蚀荒漠化
2022-09-05更新 | 5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读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湿地萎缩
2.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
A.过度放牧B.过度农垦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
2019-12-29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