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3 题号:9276513

2018年11月5~10日,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吸引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有 12个主宾国。下图为12个主宾国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2个主宾国
A.有3个国家濒临北冰洋B.地跨世界七个大洲
C.多数国家位于热带地区D.多数国家位于东半球
2.墨西哥
A.位于南非西北方向B.地跨4个时区C.属于北美地区D.位于太平洋板块
3.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减小B.日出东北方向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D.英国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6小时后,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已经在轨的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对接,创造了我国载人航天历史上最快载人对接记录。下图示意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文昌相比,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是(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大风和扬沙天气少,利于卫星发射
2.在神舟十二号飞船自主交会对接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伦敦正值夜幕沉沉B.悉尼昼长夜短
C.北京太阳位于西南D.上海日影最长
2021-11-01更新 | 6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1~2022年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全球又进入太阳研究新的高峰期。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羲和号”发射后的一个月内(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B.悉尼昼长与夜长的差值变大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D.太原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2.“羲和号”进行“探日”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可能是(     
A.引力较小B.失重严重C.通信不畅D.天气复杂
2022-07-24更新 | 14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二十四节气表及中国历法中二十四个特定节令的列表,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下图)。它根据太阳直射点运动与气候、物候等变化归纳,准确地反映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节气组合中,两个节气当日昼长相同的是(     
A.立春-立秋B.大寒-小满C.大雪-处暑D.清明--白露
2.芒种至小暑之间我国各地(     
A.日出均为东北方位B.正午日影均变短C.昼长先变短后变长D.均已进入多雨季
2022-10-11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