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5 题号:9745913

乌伦古湖,是新疆第二大内陆湖,位于准噶尔盆地北部,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河流的尾部所形成的湖泊)。乌伦古河流域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区。下图示意乌伦古湖湖区部分时段有效降水量变化情况,有效降水量=降水量(P)一蒸发量(E)。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乌伦古湖环境中变化最大的要素是
A.水温B.降水量C.蒸发量D.下渗量
2.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乌伦古湖有效降水量对湖泊的影响是
A.湖水盐度上升B.湖水面积趋稳定
C.湖泊水位上升D.入湖径流量不变
3.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乌伦古湖水位不断下降,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A.湖区降水量B.湖区下渗量C.全球气候变化D.入湖径流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升温速度是全球其他区域的4倍,这一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持续加速的气候变暖加快多年冻土的退化,导致北极地区(     
A.苔原带南界向南移B.海—气交互作用减弱
C.土层的渗透性增强D.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
2.“北极放大”效应对北极地区的河流造成显著影响,河流(     
A.年内径流峰值推迟B.冬季径流量增加
C.冻结时间明显延长D.含沙量显著减少
2024-02-29更新 | 10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在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位的变化与植被植物体内丙二醛(简称MDA)含量关系密切。MDA含量变化能反映地下水对植物的胁迫程度。塔里木河下游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断流,而后30年间最大断流天数一度达到228天,断流长度超过1200千米。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不同断面某荒漠植被MDA含量与地下水位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塔里木河断流问题一度显著增强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     
A.地下水位下降B.降水急剧减少C.排放废热增多D.过度引用灌溉
2.从亚合甫马汗、阿拉干到考干三个断面地下水对植被胁迫程度的整体变化是(     
A.增大B.先增后减C.减小D.先减后增
3.为改善下游断流和胁迫状态应(     
A.修建更多水库B.大力植树造林C.禁止一切开发D.协调水量分配
2023-05-25更新 | 3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地下水。下列关于陆地水体相互联系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湖泊对河流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B.水库被称为人工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
C.一般情况下,潜水是河流稳定的补给来源D.无论何种状况,潜水与河水都可相互转化
2021-01-07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