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跨区域调配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9 题号:9784525
从2014年12月正式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华北地区输水超过60亿立方米。如表为我国四种缺水类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
A.资源性缺水B.水质性缺水C.工程性缺水D.效率性缺水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最近学者研究发现,大约800万年以来,西藏羌塘盆地渗漏水通过裂谷和断裂带进入上地幔岩熔隧道组成的“地下河”中,“地下河”水通过基底断裂带涌出地表,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湖泊。西藏“地下河”还可以补给华北平原(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     
A.水资源绝对数量严重不足B.水资源质量不符合要求
C.水资源供需空间不匹配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
2.“地下河”调水的优势是(     
A.调水线路灵活B.河流水量大
C.水质好,费用低D.输水通道易建
3.西藏地下水调到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改善沿线人居环境B.促进北方地区工农业生产
C.减轻北方地区洪涝灾害D.解决区域水污染问题
2023-04-15更新 | 17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2】下图示意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海河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其主要目的是(  )
A.调节水量,缓解旱涝灾害B.建坝发电,解决能源短缺
C.调水入京,解决缺水现状D.水产养殖,促进经济发展
2.图中调水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海河流域,该调水工程会( )
①改善海河流域的灌溉条件               ②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
③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               ④增加长江下游的径流量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18-11-26更新 | 18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一期年均将有95亿立方米水送至北方,其中北京将年均受水10.5亿立方米。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①丹江口水库引水,经过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到北京、天津
②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③不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较小
④沿线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向北⑤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④⑤D.②④⑤
2.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B.有利于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
D.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2016-11-26更新 | 1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