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377 题号:9863651

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工业化、能源消耗和技术进步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反映技术研发投入的多少。下图为中国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部分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化程度越高,城市空气质量越差B.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空气质量呈负相关
C.人均GDP与城市空气质量呈正相关D.能源消耗与空气质量呈正相关
2.珠三角城市空气质量优于其他区域,说明珠三角
A.工业化速度最快B.技术水平较高
C.人均GDP最低D.能源以清洁能源为主
3.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与R&D经费占GDP比重相关性不同说明
A.技术进步作用因区域范围大小而变化B.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
C.珠三角区域出现异常影响因素D.不同区域技术进步程度不同
2018·河北衡水·一模 查看更多[1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1】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珠江流域下游,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降水丰沛,河网密布,水面率(水面积同区域总面积的比例)约为14%。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水体变迁,对水环境产生深远影响。下表示意大湾区新老城区地表水占比变迁。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老城区新城区
水体指标2000~2010年水面率/%2010~2020年水面率/%变化率/%2000~2010年水面率/%2010~2020年水面率/%变化率/%
I8.148.382.9511.146.99-37.28
2.001.76-12.335.200.4691.09
7.727.31-5.296.686.862.79

1.I、Ⅱ、Ⅲ分别代表(     
A.季节性水域、永久水域、易涝区B.季节性水域、易涝区、永久水域
C.永久水域、季节性水域、易涝区D.永久水域、易涝区、季节性水域
2.推测新城区减少的水域主要来自(     
A.海滩B.池塘C.河流D.水库
3.粤港澳大湾区水域变化可能导致该地区(     
①水资源约束趋紧                    ②洪泛风险降低
③水环境质量提高                    ④河口咸潮减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8更新 | 2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由于荒漠戈壁和绿洲独特的气候特征和表面性质,决定了绿洲相对于其周围荒漠环境是个冷源,即形成绿洲最显著的“冷岛效应”,但绿洲中城市的发展不断影响“冷岛效应”。表一、表二为我国新疆石河子绿洲1989~2013年相关数据变化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表一1989~2013年石河子绿洲温度等级百分比(%)

年份

极低温区

低温区

较低温区

中温区

较高温区

高温区

极高温区

1989年

1.67

11.36

17.33

31.53

20.97

12.57

4.57

2000年

1.56

6.17

25.49

15.35

11.80

11.65

7.99

2013年

0.01

24.46

18.61

14.67

15.50

6.70

10.05


表二 1989~2013年石河子绿洲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单位:km2)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建设用地

总计

1989年

464.39

11.58

110.25

35.48

47.79

669.49

2000年

451.50

9.94

103.64

39.22

65.19

669.49

2013年

423.20

10.17

95.76

42.28

98.0

8669.49


1.1989~2013年石河子绿洲冷岛效应变化的总体表现为(     
A.冷岛效应逐渐增强B.冷岛效应逐渐减弱
C.冷岛效应先减弱后增强D.冷岛效应先增强后减弱
2.造成1989~2000年石河子绿洲冷岛效应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B.林地、草地面积增加
C.水域面积增加D.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2021-03-20更新 | 22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下图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镇化水平中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城镇用地规模扩大B.人口由乡村向城镇迁移
C.城乡间交通运输条件改善D.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合理措施是(     
①扩大城市和县城的建设用地②加强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③城市产业升级,拓展生态空间④严格区分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13更新 | 9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