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地域类型 > 我国的混合农业——珠三角“基塘生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173 题号:9894513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珠江三角洲最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河谷农业B.种植园农业C.基塘农业D.鱼塘-台田农业
2.港珠澳大桥的主要作用是(       
A.形成新的交通枢纽B.提高深圳城市化水平
C.调整香港功能分区D.加速珠三角区域融合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农业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为(     
A.商品谷物农业B.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2.据图判断(     
A.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产忙季和闲季错开
B.水热条件决定着该地农产品的类型和规模
C.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
D.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太湖平原
2020-07-10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2】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塘基上种桑树、甘蔗、果树等,鱼塘养鱼,基塘互相促进。青口村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在上千年的基塘农业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和演化,形成了独特的农业发展模式。下表示意青田村基塘农业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演化阶段种养结构塘—基能量循环
塘鱼基面
1985年之前四大家鱼(草、鳙、鲢、鲮)甘蔗、桑树循环
1985~2000年四大家鱼(草、鳙、鲢、鲮)蔬菜、花卉循环
2000年以后高密度养殖特种鱼(加州鲈鱼、生鱼、鳗鱼)机耕路、杂草无循环
1.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湖地区的基塘农业得以高度发展,主要得益于(     
A.河流地貌的演化B.农业技术的发展
C.工业进程的推进D.区域气候的变化
2.与2000年以前相比,2000年以后高密度养殖特种鱼给青田村带来的影响是(     
A.生产成本下降B.基面逐渐撂荒C.作物持续增收D.生态循环持续
2023-02-23更新 | 8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朵基鱼塘’和其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农业技术的改进B.市场需求的变化
C.劳动力的迁出D.气候条件的改变
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目前已变成“杂基鱼塘”,基而改种成草或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该基塘生产属于
A.水果园艺业B.乳商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2019-09-15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