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1 题号:9900839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局部收缩现象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从城镇发展要素的集聚与流动出发,结合经济、人口与用地三个维度,可将城镇发展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四种类型(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原有水平,实线阴影为现有发展水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类型中,城镇转型增长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图中丁类型城市往往
A.吸引人口大量迁入B.土地空置现象突出
C.土地利用效率下降D.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9年9月8日,为期两天的RCEP(区城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第7次部长级会议在泰国结束,会议强调要按既定目标在年内结束RCEP该判。RCEP是由东10国发起,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6国共同参加的协定。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中国与东盟存在密切的地缘关系,现代华人华侨流向东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B.气候C.政治D.婚姻
2.RCEP成员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A.日本B.越南C.新加坡D.澳大利亚
3.目前,泰国正处于城市化的
A.城市化阶段B.郊区城市化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
2020-05-24更新 | 11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约为65%。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同地区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地推进城镇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城镇化发展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最可能是(     
A.东北平原B.山东丘陵C.秦岭山区D.青藏高原
2.该地区城镇化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     
A.资源枯竭,人口大量外迁B.水资源较为短缺,环境承载力低
C.地形阻隔,南北交通不便D.产业集聚能力弱,聚落零散分布
3.推进该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合理途径是(     
①优化升级交通设施,加强口岸城镇建设②推动都市圈同城化,构建特大型城市群③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做好文化传承保护④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城镇绿色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21更新 | 121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表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数据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七次人口普查年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
城镇人口比重(%)13.2618.3020.9126.4436.2249.6863.89
1.据表可知(     
A.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比重降低B.城镇化的水平逐年提高
C.2010年城镇农村人口基本持平D.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后期
2.与五普至七普间城镇人口比重数据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上升最快B.乡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C.农业用地面积增加D.城乡间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2022-01-13更新 | 7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