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9 题号:9998358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贺兰山对银川平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冰川融水灌溉,促进农业发展B.冬季风沙危害更加严重
C.增加夏季降水量,缓解旱情D.年温差增大,大陆性增强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是
①在农区改善耕作与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②在牧区增加水井数量,保障牧草有充足水源
③在缺水的流沙地区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肥岛效应”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灌丛冠下土壤肥力高于灌丛间空旷地常的现象。灌丛的植株、冠面越大,生长耗水量越多。图为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关联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肥岛效应”的强度直接取决于(     
A.区域气候特征B.灌丛生长状况C.人类干预程度D.地表沙化程度
2.与灌丛间空旷地带相比,灌丛冠下土壤肥力高主要原因有(     
①栽留水肥,聚集土壤养分
②枯枝落叶,增强土壤有机质
③逃蔽阳光,减少养分消耗
④根系发达,固定矿物元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程度与肥岛效应强度变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灌丛入侵阶段:正相关,土壤肥力
B.灌丛入侵阶段:负相关,土壤含水量
C.灌丛退化阶段:正相关,土壤肥力
D.灌丛退化阶段:负相关,土壤含水量
2023-07-20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新疆于田县探索“梯田”治沙新模式,无需将高大沙丘全部推平,而是将沙丘分割成梯田形状,在平坦和坡面处综合考虑治沙成本和效益采取不同的治沙措施。下图为梯田治沙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坡面最适宜采取的治沙措施是(     
A.种植防护林B.草方格沙障C.石方格沙障D.高立式沙障
2.当地采用“梯田”治沙新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低B.沙丘高差大C.大风日数多D.植被覆盖差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其中在中卫和甘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人们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不受腾格里沙漠的侵袭,在沿线的流动沙丘上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B.全球变暖,气候异常C.地壳运动,地势上升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2.采用扎设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来防沙、治沙,主要是因为(     
A.可以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B.能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增加当地年降水量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3.为促进图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发展旅游业
2020-10-30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