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练习卷20
全国 四年级 课后作业 2021-10-23 16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句法实践、阅读鉴赏、语言表达

一、信息匹配 添加题型下试题

信息匹配 | 适中(0.65)
1.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填写在横线上。
立(yì   qǐ)                         人声沸(dǐng   děng)       
浩浩荡荡(háo hào)            时(shà sà)
地裂(bèng   bēng)          漫天地(juǎn   juàn)
2021-10-2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练习卷20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面词语的书写与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剧说             盼望             昂(yáng)首东望
B.大堤             犹如             山崩(bēng)地裂
C.地振             屹立             人声鼎(dǐng)沸
D.霎时             惯通             浩(hào)浩荡荡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昂首东望       绿树成阴        奇头并进       满天卷地
B.随通而安          归根到底          腾云驾雾          呼风唤雨
C.精疲力竭 挽弓搭箭          刚正不阿          不动声色
D.气急败坏          眉青目秀          白发苍苍          鸦雀无声

三、信息匹配 添加题型下试题

信息匹配 | 适中(0.65)
4. 选词填空。
平静     安静     宁静
(1)房间里非常____________,只听见钟表的嘀哒声。
(2)几只小船飘荡在____________的湖面上。
(3)夜晚,______________的乡间小路上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欢腾   沸腾       奔腾
(4)霎时,潮头___________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5)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___________起来。
(6)眼看着“神十”成功发射,指挥中心大厅里一片____________
牢固        坚固
(7)他们俩的感情很_________
(8)这座城墙是用混凝土浇筑的,很________
2021-10-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练习卷20

四、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按要求写句子。
1.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呢?(不改变意思,给句子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枝枝荷花亭亭玉立,像一个个娇羞的少女。(照样子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上课时要专心听讲。我们上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6.文中与“好像”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多选 )
A 、排比          B、拟人        C、比喻            D、夸张
8.语段中把浪潮比作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的景象。
9.下列句子从哪个角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请写在括号里。
A、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         )
B、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
10.作者按__________的观察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从“向我们移来”“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可以看出来。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夏天

郭奕明

①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济南夏天的天气,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②暑假里的一天,天气热得厉害。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大地,整天没有一丝风,护城河旁的柳树垂头丧气,没有一点儿生气;知了拼命地叫着“热……热……”;地面上连只蚂蚁也难寻——它们也受不了这热魔。

③就这样煎熬了一整天,到了傍晚,天还是这么热。

④突然,柳条稍微动了一下。谢天谢地,终于起风了。一会儿工夫,风大起来了,吹得尘土和纸屑乱飞。我高兴地跑出去,享受这珍贵的凉风。看天上,好像是天公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浓浓的乌云迅疾地盖住了半边天。

⑤风一阵紧似一阵,可是那整整一天积攒下来的热浪却总也赶不走。“啪嗒”,一个凉凉的东西打在我身上,雨!而且这么大的雨,刚开始下,雨点就有五分硬币那么大!雨点不断地往我头上落,头上顿时感到凉凉的,真痛快!那讨厌的热浪仍然缠着我的腿和脚,马路仍然烫人。

⑥雨,越下越大了,最后一丝热气终于被‘‘驱逐出境’’了。密集的雨点砸到人身上,还真有些疼呢!我真像一只落汤鸡,赶紧往家跑。这时,雨更大了,窗外只见白晃晃的雨水,没头没脑地往下浇。那一排柳树闪着翠绿的颜色,使劲地左摇右摆,像是在狂欢;天上电闪雷鸣,像是在快乐地欢呼!

⑦过了半个多小时,雨下小了——更小了。最后只是轻轻地蹦雨星。天晴了,云散了。天空碧蓝碧蓝的,那快要落山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柳树经过风和雨的洗礼,显得更加青翠欲滴。

⑧济南的夏天就是这样——多变。

11.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②段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夏天的闷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划分层次,使用符号标明正确的是( )
A.①一②/③一⑥/⑦一⑧
B.①一③/④一⑥/⑦一⑧
C.①/②一⑥/⑦一⑧
D.①/②一⑦/⑧
14.我们在本学期的课文学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知道可用__________这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那么根据本文的内容我们可__________这个词概括济南夏天的突出特点。

六、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难(0.4)
15. 积累与表达
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看见这壮观的钱塘江大潮,你怎样描述眼前的画面呢?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句法实践、阅读鉴赏、语言表达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信息匹配
2
选择题
2
语言表达
2
现代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
1,2,3,4,5
2
句法实践
3
阅读鉴赏
4
语言表达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信息匹配
10.65字音
40.65近义词  选字、选词填空
二、选择题
20.65书写笔画  字音  字形易错字
30.65字形易错字
三、语言表达
50.65关联词  仿写句子  陈述句、反问句与感叹句的互换  句子的拆分与合并
150.4口语交际  口述见闻
四、现代文阅读
6-100.65课内阅读
11-140.65散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