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6 透镜和视觉(2)科学试卷
全国 七年级 课后作业 2017-08-16 49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生命活动的调节、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 如图是人眼球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折光系统中的[1] 、房水、[2] 和[9]玻璃体 到达[7] 形成物像。
(2)从暗室走到阳光下,[3] 会变 ,这种变化是由[4] 内的平滑肌收缩引起的。
2017-07-14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6 透镜和视觉(2)科学试卷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是指人的眼球中
A.角膜是蓝色的
B.虹膜是蓝色的
C.晶状体是蓝色的
D.玻璃体是蓝色的
2017-02-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6 透镜和视觉(2)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3. 如图是人眼球结构的示意图,图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
A.①B.②C.③D.④
2017-02-1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6 透镜和视觉(2)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4. 照相机成像原理与眼睛成像原理相似,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睛的
A.晶状体 瞳孔     视网膜
B.晶状体 虹膜     脉络膜
C.玻璃体 瞳孔     角膜
D.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2017-07-1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6 透镜和视觉(2)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5.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投影仪B.照相机
C.放大镜D.近视眼镜
2017-02-13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6 透镜和视觉(2)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6. 关于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B.虚像可以在光屏上显示
C.实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
D.实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2017-02-1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6 透镜和视觉(2)科学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7. 幻灯片距幻灯机镜头的距离为20厘米,则此幻灯机镜头的焦距可能是
A.15厘米B.20厘米
C.10厘米D.以上均不对
2017-02-13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6 透镜和视觉(2)科学试卷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8. 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9. 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应该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焦点以内
B.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以内
C.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和2倍焦距之间
D.应将被拍照物体放在照相机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
选择题 | 较易(0.85)
10. 物体距凸透镜20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A.缩小的B.等大的
C.放大的D.无法判断
2017-02-1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6 透镜和视觉(2)科学试卷

五、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1. 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得________、缩小的实像,而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厘米。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约为25厘米。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来获得清晰的像,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的调节是通过____的收缩或放松引起的,当我们看清近处物体时该肌肉处于____(填“放松”或“收缩”)状态。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正常人的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_
A.0~10厘米
B.10~25厘米
C.10厘米至极远处
D.0~25厘米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
2017-02-1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_2.6 透镜和视觉(2)科学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生命活动的调节、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3
选择题
8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生命活动的调节
1,2,3,4
2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5,6,7,8,9,10,11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65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80.6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10.65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选择题
20.94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30.65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40.65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50.8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60.85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70.6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90.85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00.8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