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 二氧化碳(1)科学试卷
全国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17-08-14 33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常见的物质、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哪一个事实能够说明集气瓶里的气体是CO2而不是N2
A.集气瓶放在桌上,瓶中气体是无色的
B.闻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没有气味的气体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D.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2017-02-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 二氧化碳(1)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是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人工降雨
B.植物光合作用
C.制化肥、纯碱
D.灭火器灭火
2017-02-1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 二氧化碳(1)科学试卷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A.B.C.D.
2017-02-19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 二氧化碳(1)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4. 我国北方农村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用绳子吊入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测量地窖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测量地窖内氧气的含量
C.主要是为了照明
D.给地窖升温,防止进入时冻伤
2017-02-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 二氧化碳(1)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5.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液态CO2立即变成气态CO2,喷洒在燃烧物火焰上灭火时,对此过程的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A.CO2降低了空气中氧气含量
B.CO2由液态变气态时,从周围吸热
C.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CO2由液体变气体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017-02-19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 二氧化碳(1)科学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6. 下列能将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三瓶气体鉴别出来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紫色石蕊试液
D.用托盘天平称量
2017-02-1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 二氧化碳(1)科学试卷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7. 某同学设计了一组探究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如图所示)。

(1)观察纸花的颜色变化:
A.纸花变红;B._________C.纸花不变色;D.________

(2)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17-07-1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3.4 二氧化碳(1)科学试卷

三、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 | 适中(0.65)
8. 如图,在浮于石灰水上的木块上有一高一矮两支蜡烛,点燃后罩上烧杯,过一会儿,两支蜡烛在没有燃烧完的情况下先后熄灭。则先熄灭的是________(填“高”或“矮”)的蜡烛,此实验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9.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①从b端通入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⑤从a端通入氮气;
⑥从b端通入二氧化碳。
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④⑥⑤②⑥B.④③⑤②③
C.④①③①②D.④③①②③

五、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探究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探究课题】研究性学习小组中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中发现:通常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O2用浓NaOH溶液。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假设】可能饱和石灰水与CO2反应有明显现象,而NaOH溶液与CO2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但是饱和石灰水的吸收效果没有浓的NaOH溶液好。
【探究准备】集气瓶2个,针筒2只,气球2个,玻璃管2根,饱和石灰水,浓的NaOH溶液若干。
【探究过程】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收集证据】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通常用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是石灰水和CO2反应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_________ (填“甲”或“乙”)。
【探究结果】饱和石灰水与CO2反应有明显现象,饱和石灰水变浑浊,而NaOH溶液与CO2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检验CO2用饱和石灰水。但是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溶液在吸收CO2时,浓的NaOH溶液吸收的CO2更多,吸收效果更好,所以吸收CO2用浓NaOH溶液。
【进一步思考】        另一位同学小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吸收CO2应该用饱和石灰水。
【思考评价】请你对小李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常见的物质、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7
填空题
1
解答题
1
探究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常见的物质
1,2,3,4,5,6,7,8,9,10
2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3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0.85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0.94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0.85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50.85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用途
60.85空气组成的测定
90.65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
70.85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三、解答题
80.65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四、探究题
100.65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碱的化学性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