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科学综合库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运动和力 > 浮力 > 阿基米德原理
题型: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 题号:12644806
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和量筒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多少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
①在量筒中加入水,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的刻度。
②把系有细线的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出铁块的重力。
③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里,再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④读出量筒内水面位置升高后的刻度。
⑤计算铁块排开水的体积,求出铁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铁块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N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N水的体积/cm3水和铁块总体积/cm3排开水的体积/cm3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N

(1)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发现设计的表格中缺少一项,该项是______。补充完整后,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量筒中不能加太多的水,否则无法直接测出______,从而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3)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结论不可靠,理由是______
A.没有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B.没有换用其他液体进行实验
C.没有进行物体部分浸入水中时的实验
【知识点】 阿基米德原理

相似题推荐

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底接触,如图所示。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据此,小明认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而小华则认为浮力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只有小明的观点合理B.只有小华的观点合理
C.两人的观点都不合理D.两人的观点都合理
(2)接下来他们继续实验,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________________。(用已测得量的字母表示)
(3)为了深入研究,他们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水的密度用ρ表示,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G,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Vρ。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应如何进行后续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直至浸没到图示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2019-07-25更新 | 114次组卷
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科在学习“探究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这节课后,小组反复讨论,改进了老师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B是弹簧测力计,C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D是可升降平台。
   
(1)实验中小科逐渐升高平台,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增大。比较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__________FB(填“>”、“=”或“<”);
(2)小科利用装置继续探究,用重物、烧杯、水和食盐水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A下面,读出弹簧测力计A示数。
步骤二:调节升降平台D让重物一半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
步骤三:保持升降平台D高度不变,将溢水杯中的水倒出,改为装满食盐水,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
步骤四:对比数据,得出结论。
①小科以上操作步骤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②步骤三中“保持升降平台D高度不变”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023-06-10更新 | 176次组卷
探究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锥形瓶中放有足量的稀盐酸,小气球里事先装入一些石灰石,然后将小气球固定在锥形瓶口上,该装置器气密性良好。将实验装置放在天平左盘,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气球内的石灰石全部倒入锥形瓶内,溶液立即开始冒气泡,气球逐渐胀大,天平左端逐渐翘起,天平失去平衡。

(1)此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______
(2)待反应结束后,小明将气球取下,密封好锥形瓶和气球,将气球完全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后,读出溢出水的体积,下一步小明应该根据溢出水的体积求出的量是______
(3)小明将气球装回锥形瓶(没有出现漏气情况),再将求出的数据对应的砝码质量加入左盘,发现左盘仍然向上翘起,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022-06-20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