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科学综合库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燃烧的条件
题型:填空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 题号:22651406
在寒冷的冬天,使用取暖工具是一件享受的事情。为了随时随地取暖,人类在历史上发明了各种便携取暖设备。
(1)在古代,人们使用手炉取暖,如图所示。使用时,往手炉中添置燃着的木炭即可。在使用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手炉盖上的孔洞是为了__________

(2)进入工业化时代,随着橡胶的普及,人们开始使用橡胶热水袋取暖,如图所示。使用时,往热水袋中充热水即可。热水袋利用了水的_________的物理性质。在热水袋中充入1kg的100℃的热水,半小时后下降到50℃,该过程中释放了_________J的热量;

(3)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人发明了暖宝宝。撕开衬纸,暖宝宝中的铁粉和外部的氧气接触而氧化,持续发热。在暖宝宝中铁是粉末状,而不是颗粒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

(4)随着锂电池的广泛使用,充电式暖宝宝被发明出来并进入大众视野。已知充电式暖宝宝电池容量为10000mAh,发热元件功率为10W,工作电压为5V,充满电的充电宝可以持续发热_________min。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1】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失去了电子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了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1)生成物氯化钠的所带电荷情况是______(选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或”呈电中性”);
(2)从燃烧的条件分析,与金属钠能在氧气中燃烧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019-05-30更新 | 38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2】工业上常用石灰石高温煅烧来制取化工原料生石灰,其反应原理是
为了探究球状石灰石恰好完全煅烧所需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小明查阅到了如下资料:
资料一:煅烧时温度维持在900-1150℃之间,直至石灰石恰好完全分解,生石灰的产出率高、品质好。如果煅烧时间过长,生成的生石灰品质会下降:煅烧时间过短,石灰石未完全分解,产出率降低。
资料二:煅烧时,球状石灰石从外向里逐渐分解,烧透的厚度与成分如图甲所示。一定大小的球状石灰石,烧透厚度与煅烧时间、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乙,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推测要将半径为75毫米的球状石灰石在8小时内烧透,温度应控制在______
A.900-1000℃                    B.1000-1052℃                    C.1052-1100℃                    D.1100℃以上
(3)工厂采集的石灰石形状大小不一,工人会用碎石机将采集到的石灰石处理成图丙所示的大小相同的球状,并预热一段时间再开始煅烧,可大大提高生石灰产量和品质。请结合上述探究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______
2023-11-01更新 | 37次组卷
填空题 | 适中 (0.65)
【推荐3】澳大利亚的消防技术是世界一流的,但是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持续了半年左右
(1)究其原因之一是富含油脂的大片校树林为大火燃烧提供了______
(2)灭火队员喷洒一种新型的阻燃剂(氢氧化镁)进行灭火,当温度达到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请写出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0-09-04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