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科学综合库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溶解度 > 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题型: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8340700
下列实验现象的预测或分析中,错误的是(     
A.实验甲:试管中出现红褐色沉淀
B.实验乙:系于细线下原来保持水平的粗铜丝经过加热、冷却后a端略下降
C.实验丙:放置很长一段时间后,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析出少量蓝色晶体
D.实验丁: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消失,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实验现象的预测或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试管中溶液由黄色变成无色
B.系于细线下原来保持水平的粗铜丝经过加热、冷却后b端略上升
C.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D.若出现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消失,说明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2019-10-31更新 | 17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过如下变化:溶液甲→(蒸发掉10克水,无晶体析出)→溶液乙→(蒸发掉10克水,析出晶体3克)→溶液丙。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克
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丙若再蒸发10克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克
D.该温度下的溶液甲为不饱和溶液
2019-10-30更新 | 76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变
B.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
C.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④发生
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2021-02-10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