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信息技术综合库 > 数据与计算 > 算法与程序实现 > 程序设计 > Python语言基础
题型:操作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8 题号:18422351

2021年7月19日-20日,河南郑州经历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暴雨,城市受灾严重,一段众人合力破窗救出一位外婆和外孙、外孙女的视频惊心动魄。原来60多岁外婆开车接外孙和外孙女放学途中,遭遇车辆被大水围困。外婆立即给较远位置的女儿打电话求助,报出她附近店铺名字:一家便利店、一家酒店和一家面馆。女儿第一反应是报警,但当时所有报警电话都占线,于是女儿通过外卖平台和点评软件搜索便利店、面馆、酒店的名字,确定外婆的位置,并查询到这些店铺的联系电话,三家店铺均打通电话,但便利店老板在较远位置救援,店内无人;面馆只有一人,立刻赶去现场;酒店有数人也赶去救援。于此同时,无法赶赴现场的女儿在安全知识平台查询呛水、溺水抢救措施,以备急用。

大家想尽办法,利用有限的工具,最终在大水即将漫过车顶时救出被困三人至安全处。众人喜极而泣,对女儿冷静、睿智地正确“远程求救”纷纷表示赞赏。

请阅读以上材料,分析女儿危急关头处理事件的方法与流程,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女儿求助流程图,①②③处的流程分别是(      )(       )(       )
A.平台查询店铺电话及救援位置   B.报警成功   C. 联系到多人救援     D.拨打便利店电话
(2)整个救援过程是通过B方向实施的,其中只用到了分支结构。判断(      )
(3)材料中外婆通过观察附近店铺名称并报给女儿,这属于信息的(       );女儿通过这些店铺名称迅速作出后续各种营救措施,这属于信息的(       );最后众人对“远程求救”的赞赏属于信息的(       )
A.存储   B.采集   C.处理   D.输出   E.输入   F.评价
(4)女儿求救过程中用到的外卖平台和点评软件系统属于(       )
A. 决策支持系统   B. 专家系统   C. 事务处理系统   D. 随机系统
(5)经过对上述材料的“远程求助”事件的分析,你认为生活中利用信息系统解决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今的网络社会,信息系统使用普遍,它需要有人、硬件、网络就够了。
B.人们使用信息系统主要用来输入、处理、存储信息。
C.信息系统是由人来控制,通过硬件、软件、网络形成的人机交互系统。
D.信息系统已经是信息社会的重要元素,支持组织者灵活、合理使用并决策,从而解决问题。

相似题推荐

操作题 | 较易 (0.85)
【推荐1】在某广场布置n(3<n<20)根灯柱,如图a所示,灯柱按顺时针方向均匀分布,分别用A,B,C,……标识。从灯柱A开始等间距接力亮灯(灯柱点亮后处于常亮状态),当回到灯柱A时,若能够点亮所有的灯柱,则为有效方案。如n=6时,每隔1个灯柱接力亮灯时,就能构成A,B,C,D,E,F,A的有效方案。程序运行界面如图b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a                                                                                  图b

(1)按照题意,若布置5根灯柱,则共计_______(填数字)种有效方案。
(2)实现上述功能的python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n=int(input("请输入灯柱的数量:"))
if 3<=n<=20:
       m=0
       for i in range(1,n):
                    ______
          s=""
          flag=[0]*n
          for j in       ____:
                 flag[x]=1
                 s+=chr(x+65)+"→"
                              ______
          if sum(flag)==n:
             print(s+"A")
                       ________
       print("共计"+str(m)+"种有效方案")
else:
       print("请输入[3,20]范围内的整数")
2024-05-05更新 | 4次组卷
操作题 | 较易 (0.85)
【推荐2】用Python编辑器打开“Y:\227”文件夹下的文件“p3-3.py”,使用规范的Python语句,按照以下步骤顺序,逐条写出相应的代码并保存。
(1)将字符串“有福”赋给变量a。
(2)将字符串“之州”赋给变量b。
(3)将表达式a+b的值赋给变量ab。
(4)将函数1en(ab)的值赋给变量s。
(5)使用输出语句在屏幕上输出s的值。
2024-04-21更新 | 6次组卷
操作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在计算机中,[-128,127]范围内十进制整数可用8位二进制表示。其中“原码”和“补码”是两种常见的二进制表示法。
“原码”表示法中,数值最高位为符号位(正整数符号位为0,负整数符号位为1),其余7位为数值位(用二进制表示值的大小)。例如数字-12,如下表所示:

符号位(1位)

数值位(7位)

原码

1

0001100

“补码”表示法中,正整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整数的补码是将其原码(除符号位外)数值位取反(0变1,1变0,符号位为1不变)后末位加一。例如-12补码表示如下表所示:

符号位(1位)

数值位(7位)

原码

1

0001100

补码

1

原码取反:1110011

末位加一:1110100

因此,-12的补码为11110100。根据上述表示法,12和-12的原码和补码表示如下表所示:

十进制整数

原码

补码

12

00001100

00001100

-12

10001100

11110100

(1)根据题意可知,若用一个字节表示十进制数-23,其补码是_________
(2)输入十进制整数(数值范围在[-128,127]),计算补码,并输出。Python代码如下:
①主程序:

st=input()

ed=crep(st)

print("补码:"+ed)

②函数crep(s)功能:将十进制字符串是(数值范围在[-128,127])转换为补码,并返回。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crep(s):
sym=""        #用于储存符号位0或者1
if s[0]=='-':

     _____

s=s[1:]

else:

sym='0'

ans=     _____#将数值为转为二进制数
ans=sym+ans        #最高位连接“符号位”
if sym=='0':

return ans

else:

return reverse(ans)        #调用

③DtoB(s)#函数功能:将十进制字符串s,转为七位二进制字符串binary,并返回。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DtoB(s):

binary=""

num=int(s)

for i in range(7):

r=num%2

binary=     _____+binary

num=num//2

return binary

④reverse(s)函数功能:将二进制字符串s,按位取反后加1,并返回。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reverse(ans):

t=1        #存储进位

for i in range(len(ans)-1,0,-1):

t=t+1-int(ans[i])

ans=ans[:i]+str(t%2)+ans[i+1:]

     _____

return ans

2024-05-10更新 | 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