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练习: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全国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19-07-09 2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和古罗马、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  )
A.郑和下西洋B.张骞通西域C.鉴真东渡D.玄奘西游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2014年的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处于此“经济带”的是(  )
A.陕西西安B.河西走廊C.新疆地区D.浙江省
2019-07-0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练习: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3.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唐朝都城长安,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  )
①各国商人云集于此 
②出现了专门经营西方商品的肆市店
③百姓在市场上采购葡萄、番茄 
④马可·波罗在此做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8-12-2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练习: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4. 2014年5月21日,由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中国媒体丝路行”采访活动在陕西西安拉开序幕。关于古丝绸之路的表述有误的是(  )
A.有利于中国对世界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C.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D.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9-07-0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练习: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5. 德国人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用“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古代丝绸之路也被称为“进步之路”“友谊之路”“文化之路”。以上材料说明当时这条东西方要道(  )
A.交通非常发达B.各种文明相互交流C.商品贸易极其繁荣D.名胜古迹众多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6. 仔细观察某朝代疆域图。图中的“西域都护府”反映了哪一朝代对哪一地区的有效管辖()
A.秦朝东南B.西汉新疆C.唐朝东北D.元朝西藏
2019-07-0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练习: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反映出张骞出使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  )
A.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B.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
C.密切了与欧洲国家的友好往来D.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8. 西汉政府对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繁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加强对今新疆地区的管理 
②对河西地区大规模屯田开垦
③修长城封闭保守,不与外国人交流 
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9. 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张骞曾出使西域B.班超曾出使大秦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D.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2019-07-09更新 | 5次组卷 | 2卷引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练习: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0.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于2014年6月22日批准通过“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名录申请报告。至此,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这一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列对于中、吉、哈对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丝绸之路是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起到巨大的影响
②说明了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只联系了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这三个国家
③体现了我国对文物古迹保护意识的加强
④说明了对整条古丝绸之路的保护还不够完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9-07-0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练习: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冶铁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以运到A国,写出该国的名称。为加强对图中西域(今新疆地区)的管辖,西汉在此设置了什么机构?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
(3)夏华同学一家暑假将赴丝绸之路范围内旅游,请你推荐两处历史人文景观,并说明推荐理由。
2019-07-0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练习: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汉建国时,北方即面临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匈奴奴隶主贵族经常率领强悍的骑兵,侵占汉朝的领土,骚扰和掠夺中原居民。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冬,冒顿单于率骑兵围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刘邦亲领三十二万大军迎战,企图一举击溃匈奴主力。结果,刘邦反被冒顿围困于白登(今山西大同东)。从此,刘邦再不敢用兵于北方。后来的惠帝、吕后,和文景二帝,考虑到物力、财力的不足,对匈奴也都只好采取“和亲”、馈赠及消极防御的政策。

材料三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开通于哪个朝代?
(2)根据材料二,试说明西汉初年面临着哪些困境,西汉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试分析该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2018-12-2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练习: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10
非选择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11,12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65探寻丝绸之路
20.65探寻丝绸之路
30.65探寻丝绸之路
40.65探寻丝绸之路
50.65探寻丝绸之路
60.65探寻丝绸之路
70.65探寻丝绸之路
80.65探寻丝绸之路
90.65探寻丝绸之路
100.65探寻丝绸之路
二、非选择题
110.65探寻丝绸之路
120.65探寻丝绸之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