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1.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同步练习
浙江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21-03-03 15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 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都城迁到(     
A.南京B.西安C.杭州D.北京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2. 清朝时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下列哪位皇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
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
2021-03-0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1.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3.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     
A.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B.在东南沿海进行了十几年的抗清斗争
C.屯田垦荒,开设学校
D.将大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传授给高山族人民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4.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时期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设置了(  )
A.军机处B.澎湖巡检司C.伊犁将军D.驻藏大臣
2021-03-03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1.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5. 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在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     
A.册封达赖、班禅B.郑和下西洋
C.澶渊之盟D.迁都洛阳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6. 康熙时,针对台湾如何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康熙据此采纳制定的对台措施最主要意义是(   )
A.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B.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屏障
C.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D.促使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7. 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或班禅。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     
A.主要是为了明确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中等地位
B.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D.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
单项选择题 | 较难(0.4)
8.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以下文物可佐证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征有

①君主专制
②农耕经济的繁荣
③中央集权
④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9-07-1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1.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9. “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B.郑成功C.康熙帝D.文天祥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0. 下图中的塑像人物是泉州籍民族英雄。他面向祖国宝岛台湾,所骑战马左前蹄踩着殖民侵略者的头盔。殖民侵略者来自(     
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日本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1. 有这样一场战役,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这场战役是
A.山海关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2. 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   
①册封五世班禅 ②册封五世达赖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伊犁将军
A.②①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2016-12-1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1.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13. 我国历史上建立全国性统一王朝的两个少数民族是(     
①突厥 ②畏兀儿 ③蒙古族 ④满洲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4. 几百年来,郑成功一直得到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的敬仰,主要是因为(       
A.他曾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B.他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了台湾
C.泉州台南有许多郑成功史迹D.郑成功史迹促进了两岸旅游交流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5. 八年级的同学拟办一份手抄报,准备了以下素材:戚继米抗倭: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据此唯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A.民族关系的发展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D.封建社会的危机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七年级(3)班历史兴趣小组就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措施回顾:为加强对西藏地区和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朝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析归纳:分析上述措施,请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3)感悟升华:通过对清朝民族政策的分析,你认为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7. 近年来,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
(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郑成功何时收复台湾?后来清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的?
(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非选择题 | 适中(0.64)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帝70岁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乾隆帝特下令修建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并亲撰了《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在碑记中,乾隆帝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

(1)顺治帝以后,清政府是怎样密切与西藏关系的?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乾隆帝下令修建的须弥福寿庙由两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地区?请列举西汉时期的一例史实,说明该地区早已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清政府是怎样处理材料二中事件的?清政府能够解决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15
非选择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94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20.8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30.8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40.8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50.8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60.8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70.6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80.4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90.6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10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10.94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20.8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30.8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14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50.6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二、非选择题
160.65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170.65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180.64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