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练习
全国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21-03-31 12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人物中,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来颂扬十月革命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
2018-05-07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2. 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州。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
A.中国共产党诞生B.国民党一大C.五四运动D.中共二大
2020-10-0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3. 历史遗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果你想去参观中共一大的会址,应该选择的地点是(     
A.广州B.南京C.北京D.上海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4. 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〇〇〇〇〇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
A.中共“一大”B.五四运动C.中共“二大”D.新文化运动
2018-08-1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5.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7.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8.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的体现不包括(     
A.开始领导工人阶级运动
B.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9.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是在(     
A.中国共产党一大B.中国共产党二大
C.五四运动胜利后D.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0. 一条小船,诞生了一个大党。一条小船,获得了一个承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______,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五四运动的爆发D.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1.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2.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下列历史人物中,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陈独秀B.鲁迅
C.李大钊D.胡适
2018-08-1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容易(0.94)
13. 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确定了党的名称
B.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C.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
D.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2018-08-1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4. 下图为一枚破损的邮票,其中破损部分的文字信息可能是(   
A.京汉铁路工人B.安源路矿工人C.省港工人D.开滦煤矿工人
2018-08-17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15. 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的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促成这个高潮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波及中国
B.中国共产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工作
C.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D.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壮大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2019-03-1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练习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 | 较难(0.4)
16. 【救亡图存 焕然一新】   

材料一:“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

——朱德《辛亥革命杂咏》

材料二1919年,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满怀喜悦参加了巴黎和会,却被一瓢凉水浇了下来……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让国人震惊,让国人愤慨,一场浩浩荡荡的爱国运动爆发了。

材料三:伟大的五四运动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星空,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一支新生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国民思想状况角度说说材料一中“清朝余孽”为什么仍能“继当权”?为此,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如何予以“补课”的?       
(2)材料二中“凉水”是指什么?巴黎和会和这场爱国运动有何联系?这场爱国运动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联系。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17. 九十多年征途漫漫,九十多年功昭日月。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每遇艰难都表现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愈战愈强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用钢铁般的意志书写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辉煌篇章。

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五四运动送春风】

材料一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1)材料一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革命先烈立旗帜】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的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2)材料二中的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因为什么而聚集在一起?

(3)材料三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宣言?该宣言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工人惨案留教训】

材料四 在汉口,2月7日当夜,天降大雪,反动军警把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绑在江岸车站站台的木桩上,让他下令复工,遭到断然拒绝,林祥谦英勇就义。


(4)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

2018-11-0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练习
非选择题 | 较难(0.4)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三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四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材料五   制定了党的革命纲领,重申中国共产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是民主革命,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1)材料一宣传的是什么思想?最先在我国系统的介绍该思想的人是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认定的“两位先生”指什么?掀起了什么运动?起到什么作用?
(3)材料三的内容出现于哪一运动中?该运动的导火线和性质分别是什么?标志性意义又是什么?
(4)材料四中确定这一奋斗目标的是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
(5)材料五中这一纲领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这一纲领的提出有何意义?
2018-08-17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上册 2.3.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同步练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项选择题
15
非选择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项选择题
10.65左翼文化运动
20.6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30.94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40.6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50.6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60.6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70.8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80.6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90.8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00.6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10.6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20.94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130.94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40.6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50.65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二、非选择题
160.4五四运动
170.65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80.4五四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