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下) >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 题号:1250893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材料二 雍正五年(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府。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政府大力整顿西藏行政事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明驻藏大臣办理。

材料三 清朝对北部边疆地区的管辖形式:派遣将军、都统、大臣分驻边疆各地,将军为一个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清政府为了加强在新疆地区的统治,设伊犁将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央政府是怎样强化驻藏大臣权力的。
(3)根据材料三,在清代设置伊犁将军的是哪位皇帝?说出当时伊犁将军管辖的范围。
(4)除上述材料涉及的事件外,清朝前期还有哪些巩固国家统一的事件?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大多以那个年代的经济和政治为创作基础。如“诗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而“诗圣”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其诗或气魄雄浑,或郁闷悲怆。据此请判断下列诗作中属于杜甫的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21-01-02更新 | 2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写出图中相对应的地点或河段的名称。
A:____(城市名称)B:____(城市名称)
③:____(河段名称)④:____(河段名称)
(2)大运河自开凿之日起便备受争议,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运河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为使农民“衣食有余”而采取的经济措施?历史上把他的统治称作什么?
(4)材料三、四反映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西行取经最终带来了什么影响?
2023-04-30更新 | 16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中国的政治体制创新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那是开始于公元646年的一次国家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就是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


(1)请列举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并根据材料一概括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有的历史条件。       
(2)说说唐朝和元朝在政治体制方面各有怎样的创新与发展,并依据材料二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       
(3)请问材料三中这次改革的名称是什么?列举其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
2021-01-07更新 | 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