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下) >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 题号:12584227
周恩来同志说:“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做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请列举史实加以说明?       
(2)17世纪中期,面对图三的情境,清政府哪位皇帝组织什么反击战?最终双方签订了哪一条约从而解决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       
(3)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       
(4)上述材料中的人物事迹和历史事件对你有何启示?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国明清社会绵延中华文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既有农耕文明辉煌灿烂的一面,更有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危机重重的一面。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施复夫妇二人是苏州盛泽镇上的小户人家,养有一子,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自己缫丝、织绸,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到十年,他们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成了大机户,雇人织绸,他们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他们织出的绸缎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材料二:(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朕观四民(指士、民、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摘自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夷船)将来只许在广州收泊贸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旨令

材料四:晚清保守派名臣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吗?

——《世载堂杂忆》

材料五: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未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生死人者。

——王先谦:《东华录》记乾隆皇帝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施复夫妇的丝织生产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这则故事中,你能推断出什么结论?
(2)明清时期有很多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请你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归纳使“古老的中国仍沿着原来的轨道前行”的相关史实,并分别简述其后果。
2022-03-05更新 | 13次组卷
非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明代的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劳动力买卖关系 。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宋代城市相较于唐代的发展。明代的工商业的发展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特征?

材料三 某凉茶品牌发展历史:1828年,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第一家王老吉凉茶铺;民国十七年(也1928年),取得商号执照;……1956年,公私合营……


(2)在该品牌发展过程中,1956年是一个重要节点。那时我国采用什么政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并简要谈谈该政策的影响。
2019-12-10更新 | 5次组卷
非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休戚与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并立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摘编自《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1)完成下表指出唐、宋、元三个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分别对应的是材料一中的哪一种模式?
种 类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
王 朝

材料二:                                                                   

交往形式朝代典型事例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会盟宋朝订立      ,很长时间宋辽保持和平局面。

(2)分别写出表格中①②的内容,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些交往形式所产生的共同作用。

材料三:中国历朝历代的疆域规模各有相同,但鲜有与清朝相比者,尤其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之严密性、有效性,更是历代无法企及的。

——摘编自《中国政治通史》(赵毅、王景泽著)

(3)列举两例史实佐证材料中清朝对边疆地区有效管理的观点。
2023-09-08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