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现当代的社会生活 >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左翼文化运动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1262027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等维新派翻译编写的西史著译主要有《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考》《日本明治变政考》等,其中1898年出版的《日本书目志》就收录了日文历史著作560种之多,其中“日本史”204种。

材料二   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康有为积极传播国外文化政治方面的背景是什么。并归纳这时期所传播文化在内容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发展?
(3)综上所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身上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知识点】 左翼文化运动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北京大学和某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五四运动后期,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会集,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


请回答:
(l)材料一的“杂志”和“革命理论”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的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此运动是什么性质?
2018-08-17更新 | 1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98年初,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6月,光绪帝颁布诏书,戊戌变法遂起。

材料三 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百年后的今天,国家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来纪念这一伟大的革命。

材料四 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1)材料一中的企业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中出现的?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标志性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请简析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戊戌变法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联系材料三,简述我们为什么要纪念辛亥革命。
(4)材料四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它”表明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进入了什么领域?
2018-08-17更新 | 1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科学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正确的道路引领崭新的时代。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人类历史上首次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成功实践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我国哪一政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中国传播马克主义的先驱是谁?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在探索这条道路的过程中,曾领导过南昌起义和桑植起义的湖南籍革命家是谁?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上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5)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应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2018-08-17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