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现当代的社会生活 > 社会生活的变迁 > 生活与风尚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 题号:19005609
电影《满江红》结尾全军复诵,岳飞的忠义之魂点燃了观众的热血,九年级小刚同学看完电影后仍然沉浸在剧情之中,可见青春期少年的情绪具有表现性。(      )
【知识点】 生活与风尚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票证中的历史印记


材料二

时间

四大件

20世纪50—70年代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20世纪80年代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21世纪以来

智能手机、电脑、汽车、楼房

材料三 2018年第七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论坛已成功举办七届,促进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共同发展。

材料四 国际传媒巨头默多克曾经慨叹:“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当“关注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共识,“解读中国”则像庞大的中国本身一样复杂多元。


(1)根据材料一,从票证A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B的出现,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用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简要说明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019-10-06更新 | 10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千米。1953年起,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交通运输建设,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开启了“高铁时代”。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千米,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交通运输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612月《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谈谈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着在质地、颜色、样式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说说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
(4)我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2023-06-11更新 | 5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张謇,近代中国著名实业家,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筹办私营大生纱厂。

材料一:本厂购用官机,乙亥(1899年)开始只有两万锭,甲辰(1904年)增二万锭,乙卯(1915年)又增两万六百锭。……自甲寅(1914年)起,配换出纱紧要部分之机件,变更棉条,每日纱数增至百一十箱。

——张謇《大生纺织公司二十年纪念开会词》(1917年)

材料二:



图3:张謇与他人的合照(前右一,1904年)图4:张謇(1913年)

材料三:大生则每纱一箱,须亏一箱之本;每纺一日,须负一日之累,不能逃当然受困之公例。

——张謇《致吴季诚函》(1925年)


(1)结合材料一,分析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的特点。       
(2)两幅照片中,张謇的服饰和发型发生了明显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请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分析大生纱厂亏损的原因。
2020-12-25更新 | 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