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晚清的危机与变革 > 辛亥革命 > 从“驱除鞑奴”到“五族共和”
题型:非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6772988
近现代世界民主政治的建设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请完成相关问题探究。
【历史回眸】

材料一: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铸 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 与人事相配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1)根据材料概括钱穆先生的观点。请用史实说明中国在 20 世纪初期进行的尝试及其结果。
【对比分析】

图一 英国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图二 中国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2)图一所示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体制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所示政治制度确立于_______年。
(3)以上两种政治制度的实现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现实反思】
(4)通过以上政治制度的分析,结合中国当今加大反腐力度的背景,请你谈谈对“有权不可任性”的 认识。

相似题推荐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放眼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8月,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魏源激于爱国义愤著书立说。他编撰成当时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文献----《海国图志》,提供了国人亟需的外国知识。

——《中华人物志》


材料二   
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

——人教版《历史》第三册(必修)


材料三     
中国真正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四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请回答:


(1)据材料一,“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材料二中的政治纲领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理想?这一革命理想有人说实现了,有人说没有实现,为什么?请你分别说明原因。
(3)材料三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该运动的前期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4)据材料三,指出“这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后来,在这种变化下,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请问这件事指的是什么?
2017-04-19更新 | 1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杭州有位百岁老人说他出生于民国3年,据此算来他生于公元1915年。(     
2021-09-25更新 | 9次组卷
非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913年,国民党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之所以被称为“二次革命”是因为(     
A.袁世凯废除了总统制,宣布称帝B.袁世凯复辟帝制,出卖国家利益
C.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D.是革命派的意愿
2018-08-17更新 | 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