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小学科学综合库 > 生命科学 > 多种多样的生物 > 微生物 > 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5 题号:10777470
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这种病毒疾病2020年2月11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19,简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病毒在10-15℃的空气中,能存活240分钟之久,在25℃时,则只能能存活2-30分钟。
1.下列工具能对新冠病毒进行有效观察的是(       )。
A.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
2.人体内负责和细菌、病毒作战的是(       )。
A.红细胞B.白细胞C.皮下脂肪
3.新冠病毒在(       )下容易存活。
A.低温B.高温C.超高温
4.为了避免感染新冠病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请提几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联系实际,技能应用
对于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经过广大医务人员和全国人民艰苦的努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佩戴口罩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传染速度之快。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专家研究新型冠状病毒。
请问:
1.研究新型冠状病毒采用(       )合适。
A.光学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隧道显微镜
2.在下图括号中填入相应的名称

3.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要让偏右的图像出现在中间位置,载玻片应往(        )移动。
4.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        )
5.带多层口罩才能防病毒(        )(对或错)
6.一次性口罩是否可以重复使用(        )(能或否)。
7.佩戴口罩时(        )面朝里。
8.在关键时期国家提倡不出门、勤洗手、多通风。在必须出门时一定要戴口罩可小明家没有口罩,还得必须出门。你能不能帮他设计一个口罩?(写出设计过程)
2020-09-01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微生物研究之旅。

张华跟爸爸去乡下奶奶家,发现小池塘里有些一屈一伸的小虫子,于是找了个瓶子,把它们连同一些水草一起装回家继续观察。回家通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再对比网络查找发现这是蚊子的幼虫。(孑孓[jié jué],是蚊子由卵成长至蛹的中间阶段,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身体细长,呈深褐色,相对头部或腹部而言,胸部较为宽大,游泳时身体一屈一伸,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以水中的单细胞藻类等为食。)当得知孑孓是以水中的单细胞藻类为食时,张华想到了刚刚学过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开始了草履虫的研究。

1.蚊子是(       )动物。
A.胎生B.卵生C.哺乳D.爬行
2.把干稻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这种水最好选用(       )。
A.矿泉水B.自来水C.池塘水D.凉开水
3.培养液放在(       )能让草履虫繁殖得更快。
A.冰箱里B.阳台上C.地下车棚D.煤气灶边上
4.张华将显微镜的镜筒下降,那么他的眼睛应该注视(       )。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载物台
5.观察草履虫时,除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外,还需要(       )。
A.滴管、碘酒、镊子、脱脂棉B.滴管、镊子、脱脂棉
C.小刀、镊子、碘酒、培养皿D.小刀、镊子、培养皿
6.张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左上角半只草履虫,玻片要往(       )移动就能看清整只草履虫。
A.左下B.右下C.左上D.右上
2021-05-28更新 | 16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为了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小梅决定自己培养微小生物,她设计了以下几种培养方法:
①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放在窗台上;
②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水田里的水,放在窗台上;
③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窗台上;
④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1.一星期后小梅用滴管,从4个烧杯中分别取了一滴水,分别用显微镜观察,除了②号烧杯,你认为还有可能观察到微小生物的是_______号烧杯里的水。
2.在显微镜下,小梅观察到了如图中的一种微小生物,这是_____________(请选择下边的编号)。
A.草履虫B.变形虫C.喇叭虫
3.上边的实验说明,微小生物与常见的生物一样,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
4.上边描述的“小梅研究哪种方法能够培养出微小生物”的实验属于(       
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观察实验
2021-06-09更新 | 1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