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中考123】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全程导练(教科版) 9.2 专题六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全国 八年级 专题练习 2024-04-02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力学

一、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表是小莉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序号

液体

深度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30

186

214

28

2

60

171

229

58

3

90

158

242

84

4

盐水

90

154

246

92


(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到结论:______,比较表中序号为3、4的两组数据可得到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_____有关;
(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她应控制的量有____________,要改变的是______
(3)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______Pa,而用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______Pa,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4-04-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考123】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全程导练(教科版) 9.2 专题六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实验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小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小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小李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其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他改变图乙中金属盒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3)小李应该比较图______,得出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____.
(4)小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7更新 | 208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达州卷)物理
3. 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表: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5

朝上

4.9

2

5

朝下

4.9

3

5

朝侧面

4.9

4

10

朝侧面

9.7

5

15

朝侧面

14.6

6

酒精

15

朝侧面

11.8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序号为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比较序号为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实验题 | 较易(0.85)
真题
4.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小明将金属盒逐渐浸入水中越来越深的位置,在U形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时:______
(2)小明准备了一杯水和一杯浓盐水,想要探究液体内部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的操作办法是:______
(3)小明想得到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的定量关系,请你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图乙中的液柱模型推导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______
2016-12-07更新 | 6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宜昌卷)物理
实验题 | 适中(0.65)
5. 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以槽中液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在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的下端贴一个比管口稍大的塑料薄片,并将玻璃管竖直插入液体槽中,然后顺着管壁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缓缓注水,直至观察到薄片脱离管口下落.记录玻璃管的管口面积S、槽中液体密度ρ和玻璃管插入液体的深度h,测出注入管中水的质量m,运用公式p==,计算出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改变深度h,重复实验.甲组同学还选用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进行实验,所有数据均记录在下表.(薄片的重力、玻璃管的厚度忽略不计)
小组槽中液体密度ρ(×103 kg/m3)实验序号深度h(m)管口面积S(×10-4m2)质量m(×10-3kg)管内水产生的压强p(Pa)
0.810.05520392
20.1540784
30.25801568
40.2101601568
1.050.05525490
60.1550980
70.251001960
1.280.05530588
90.15601176
100.251202352
(1)在此实验中,经分析得出,当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薄片处管外液体的压强________(选填“等于”或“小于”)管内水产生的压强.   
(2)各组同学分析了本组的实验数据和相关条件,其中乙组同学由实验序号_____初步得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甲组同学由实验序号3、4初步判断,玻璃管的粗细与本实验研究结论的获得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三组同学互动交流,分析实验序号1、5、8的数据,发现液体内部的压强(p1p5p8)与密度(ρρρ)满足关系________,可以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相同深度,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中数据,经运算归纳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力学

试卷题型(共 5题)

题型
数量
实验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力学
1,2,3,4,5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实验题
10.65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装置和步骤  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20.65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30.65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40.85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50.65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装置和步骤  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