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题型:单选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283 题号:11843048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 cm、12.46 cm、12.44cm、12.86cm、12.4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12.46 cmB.12.4525 cmC.12.45 cmD.12.44 cm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容易 (0.94)
【推荐1】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测量产生的误差
B.减小偶然性,得出遍规律
C.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D.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2023-08-21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 | 容易 (0.94)
【推荐2】在下列物理测量中,有关误差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从零刻线开始制测量会增大误差
B.天平不进行调节横梁平衡,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会产生误差
C.视线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就可以避免由于读数所产生的误差
D.在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时,测量三次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2021-01-16更新 | 256次组卷
单选题 | 容易 (0.94)
【推荐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人体细胞的直径大约是0.00003m=300 μm
B.用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会偏大
C.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
D.一本书有300个页码,测得该书厚9mm,则该书每张纸的厚度为0.03mm
2018-01-18更新 | 2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