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电磁学 > 电压和电阻 > 半导体和超导现象 > 超导现象和超导材料
题型:简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6 题号:1204224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导材料


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用液氦冷却水银时发现,当温度下降到42K(-268.95℃)时,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有些材料的电阻变为零,这便是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时的温度称为临界温度。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菲尔德两位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超导材料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的同时,外加磁场也无法进入超导体内,形象地来说,就是磁感线将从超导体内被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抗磁性现象称为“迈斯纳效应”。根据临近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分为高温超导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但这里所说的“高温”只是相对的,其实仍然远低于冰点0℃,对常温而言仍是极低的温度。高温超导材料的用途非常广阔,由于其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用途大致可分为三类:大电流应用(强电应用)、电子学应用(弱电应用)和抗磁性应用。大电流应用即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等;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微波器件等;抗磁性应用包括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
(1)许多金属和合金具有在低温下会失去电阻的特性,这种现象称为______现象,低到能发生这一现象时的温度称为______温度;
(2)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图中能表示“迈斯纳效应”的是______图;

(3)高温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可以应用于______(举出一例)。

相似题推荐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果我们找到了在常温下具有超导特性的导体,设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2018-05-24更新 | 191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2】寻找“往日之光”
在科幻小说《往日之光》中,作者鲍勃·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
“想象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厚需要1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得多。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还没有光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林中、湖边,带着这些美丽的景致的光陷入慢透光玻璃中,10年也出不来。把在这种地方放了10年的玻璃镶在城市住宅的窗户上,那么,在下一个10年的过程中,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的美景。各种动物无声的前来饮水,空中百鸟飞翔,日夜在交替,季节在变化。身居闹市,犹如别墅。”
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幻想,但关键是要降住飞驰的光。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部分科幻已经开始变成现实。
(1)本文作者进行科学幻想的依据是什么?
(2)在生活和学习中你一定也有许多奇思妙想吧,简要写出一种想象及其依据。
2020-09-01更新 | 156次组卷
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3】超导材料的特点是在低于某一温度时,该材料的电阻会变为零。请你想象,假如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超导材料,超导材料的应用有哪些?请你列举一例:______,并说明使用它的好处:______
2024-02-04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