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热学 > 温度与物态变化 > 熔化和凝固 > 熔化与凝固现象 > 晶体熔化与凝固的特点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5 题号:12407131
阅读下列短文《风寒温度》,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风寒温度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路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这就是风寒效应,如图所示。

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们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是在气温为5℃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

风速

0

10

15

20

30

40

风寒温度

5

3

2

1

-1

-3

通过阅读上面的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当气温为5℃,风速为35km/h时,地面的水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结冰。
(2)根据所给数据,用T表示风寒温度,t表示气温,v表示风速,请你写出三者关系的表达式:__________
20-21八年级下·全国·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短文《过冷水》,回答问题。
过冷水是指达到或低于凝固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如果水太过纯净,水中没有一个凝结核来结晶,那么即使在0℃之下也不会结冰,还保持着液态。
凝结核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当过冷水中具备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温度回升到凝固点。
水的沸腾也需要一个类似的条件,但不是凝结核,而是水中的微小气泡或容器壁表面的微小气泡或容器表面极其微小的裂纹中的空气,否则极易形成过热水。
当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会马上结成冰,飞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
(1)过冷水的状态是___________
A.固态B.固液共存态C.液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过冷水的形成原因是因为水中缺少___________
(3)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冻雨是一种温度低于0℃的过冷水,其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雨凇的形成是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发生时要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4)材料中提到的不仅有过冷水,还有过热水,请根据过冷水的定义,说出过热水是指___________
(5)动画片海尔兄弟之《冰川危机》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池塘里的水在0℃以下仍未结冰,如果你是编剧,你准备让海尔兄弟做些什么就可以使湖水冻结成冰?_______(写出一条方案即可)
2022-11-09更新 | 669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的形成

雪是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它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在水蒸气弥漫的云层里,雪最先以肉眼看不到的一颗微尘粒子形状存在,叫做晶核,通常会在低于零下10oC的环境下形成。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分子在冷空气作用下,围着晶核发生一个物态变化变成固态,使晶核逐渐变大,成为雪晶。当雪晶增大到能够克服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水蒸气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造成了雪花多少、大小和形状的差异。
降雪要满足三个气象条件:一是云层中含有较冷的晶核;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三是云层下面气温低于0oC,接近地面的气温一般不能高于4oC.当靠近地面的空气在0oC以上,但是这层空气不厚,温度也不是很高,会使雪花没有来得及完全熔化就落到了地面。这叫作降“湿雪”,或“雨雪并降”,这种现象在气象学里叫“雨夹雪”。
在东北地区的冬天,受强冷空气影响,经常迎来大范围的降雪。为了应对大雪对交通的影响,交警和路政部门提前布局,第一时间向路面撒盐除雪,并出动铲雪车进行铲雪作业。
(1)晶核周围的水蒸气围绕晶核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晶核长大成雪晶,该过程中水蒸气需要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下列有一项不属于雪的形成条件的是___________
A.云层中气温较低         B.云层中水汽充足         C.云层中有较冷的晶核         D.云层下气温较高
(3)向路面撒盐除雪的原理是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__________(填“高”或“低”);
(4)收集一定量的干净雪置于室温下,观察雪的熔化现象,测量并作出雪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能反映雪熔化规律的图像是___________
A.      B.      C.      D.     
(5)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影响,冬季很容易下“雨夹雪”,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2-18更新 | 19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智造“超薄玻璃”


中国蚌埠制造出最先使用浮法工艺批量生产的最薄玻璃,厚度只有0.12mm,比两张A4纸的厚度还要薄。超薄玻璃也叫超薄电子触控玻璃,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用来做手机、电脑、电视显示屏等的基础材料。用浮法工艺生产超薄玻璃最为重要的三个环节是窑炉、锡槽和退火,每个环节需要调整的参数都非常多。窑炉将制备玻璃的多种原料在炉内加热到将近1600℃,使原料熔化为一体,要增加玻璃的强度,原料中还必须有熔点高于其他原料的金属元素。锡槽是生产超薄玻璃的关键步骤,窑炉熔化的玻璃液流入锡槽装备中,锡槽中的锡熔化,玻璃液浮在锡液表面,再用拉边机将玻璃拉薄,最后进入退火窑,玻璃温度逐渐降低、变硬成型,故此工艺称为浮法工艺。经过测试,这种超薄玻璃在受到相当于一辆家用轿车以150km/h的速度撞停到墙上的冲击力时仍完好无损。
(1)用浮法工艺生产超薄玻璃最为重要的三个环节是窑炉、锡槽和______;为了增加玻璃的强度而加入的金属原料的熔点应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00℃;
(2)制成的超薄玻璃是晶体吗?______(填“是”或“不是”);
(3)这种超薄玻璃与常规的同类玻璃相比,除了薄之外还有哪些优点?请写出一点:______
2024-01-24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