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现象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传播 >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7 题号:14026240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著名的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通过实验作出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科学家们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在一个风雪的夜晚,科学家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发射和接收的声波的频率______
A.等于20000Hz   B.等于2000Hz   C.小于20000Hz   D.大于20000Hz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鲸鱼的角度看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______,这个声音都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_____能传播声音;
(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下列的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_(填序号即可)。
A.归纳分析B.进行实验C.提出假设D.得出结论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家住海边的小明听渔民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常常侦听不到鱼群。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上网查阅资料发现: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范围。但是,海里的鲸却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异常烦躁。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的,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还发现,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普罗斯佩勒提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气泡要将自己的体积与水的密度相适应,才不断收缩和膨胀的。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为什么下雪时,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也不好呢?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请结合材料回答: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_
(2)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______,从而发出声波;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鲸鱼的角度看______噪声;
(4)若声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某潜艇的声呐从向鱼群发射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所用时间为4s,则鱼群距潜艇的距离约为______m;
(5)小明知道某卫星正在探测月球的消息后,他想如果把声呐也装到这颗卫星上,就可以用声呐探测卫星到月球的距离。你认为他的想法可行吗?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4-01-31更新 | 63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会发出声波,在《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
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之间,人们不能听见这个声,但海里的鲸鱼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这些声音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吗?
冷战时期,海军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他们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学声学物理实验室的克拉姆教授,克拉姆又找到普罗斯·佩勒提教授,后者是个奇才,他猜想: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们利用高速水下摄影机,在下雨时发现水中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佩勒提教授通过计算得出,下雨时那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
事情还没有结束,他们听说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他们用实验来进行验证,在一个风雪的夜晚,在一个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不断变化、振动,从而发出声波。
其实,打水漂时的细微声响、瀑布的隆隆震响,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声音能被海里的鲸鱼听到,说明__________能传播声音;
(2)科学家通过什么方式证实了“雨滴或雪花下落的声音不是因为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或雪花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理论猜想是正确的; __________
(3)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下列的探究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__(填序号即可)。
A.得出结论  B.进行实验  C.提出假设  D.分析归纳
2023-11-14更新 | 24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短文

亚声


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叫做亚声。
亚声看不见,听不见。可它却无处不在。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热核爆炸等都会产生亚声,科学家借助仪器可以“听见”它。
亚声的传播速度和可听声波相同,但它传播的距离较远,亚声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可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等障碍物。甚至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亚声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亚声,能使人头晕、恶心。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产生的亚声引起的。人内脏的固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震坏而丧生。
亚声的应用大致有一下几个方面:
1.研究自然亚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亚声,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
2.通过测定亚声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可探测某些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如沙尘暴,龙卷风以及大气中电磁波的扰动等;
3.亚声在军事上的应用。利用亚声的强穿透性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亚声武器一般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___________Hz;文中提到的亚声就是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可听声”或“次声波”),这种波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亚声在常温条件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
(3)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亚声,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说明亚声除了可以传递能量外,还可以传递___________
(4)下列不同频率的声波能与亚声产生共振的是___________
A.8HzB.800HzC.8000Hz       D.80000Hz
2023-11-08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