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现象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产生 > 探究声音的产生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16963306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如图,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此探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在物理学中这种方法叫做______;(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2)如图②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果在月球上进行这个实验,挂在左边的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______(填“会”或“不会”)如图所示那样弹起,这是因为______
(4)如图④所示,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______(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______(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小明在学校实验室内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条件”时:
(1)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往外抽。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A.闹铃声音的响度太大
B.闹铃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调整器件完好后,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小明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变高/不变/变低),响度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音色___________(改变/不变);
(3)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实验中广口瓶内的空气___________(能/不能)被完全抽尽,此时小明___________(填字母)闹铃声音;
A.完全不能听到B.还能听到微弱的
(4)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_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5)将用塑料袋密封后正在响铃的闹钟,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铃声,说明___________
2023-11-08更新 | 1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朱同学在研究声现象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_______
(2)如图丙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现钢尺伸出长度变短,音调变_______。在做该实验时,应控制每次钢尺振动的_______相同。
(3)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变小,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
2022-02-27更新 | 127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做媒介;②声音传播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接通瓶中的手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______(选填①或②)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猜想与假设 B.得出结论 C.分析归纳 D.实验研究 E.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021-03-27更新 | 2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