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现象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速 > 有关声速的计算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1756845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甚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340m/s,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绕地球三圈。1961年,前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000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4~8Hz的次声能在人的胸腔和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及肺壁受损。军事的次声波武器就是使产生的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和变形,而造成人体损伤以至死亡的一种武器,其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恐怖程度可见一斑。
(1)次声波的声波频率在______Hz以下,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人可听见的声波的传播速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很______(选填“大”或“小”),因此,次声波可以传播得很远;
(3)次声波武器主要利用了次声波可以很好地传递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预警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幸运的是,震区许多群众提前收到了手机提示的地震预警而紧急避险,大大减少了人员伤害程度。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提醒,以减小相关区域的灾害损失。
地震波的频率一般在20Hz以下。其波长很长,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能轻松穿透大气、海水、土壤、岩石等物质。由于地震波频率很低,周围环境对其吸收非常小,传播几千公里时,衰减仅为万分之几,所以其传播的距离极远,能传到十几万公里以外。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最快,约为6千米/秒,破坏性最弱。横波传播速度约为3千米/秒,破坏性较强。当横波与纵波相遇叠加后,会激发出面波。横波和面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
自然界中传播速度最快的就是电磁波了,其速度能达到米/秒。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只需要在纵波到达监测点后,通过网络或信息提醒人们做好抵卸横波和面波的准备即可达到地震预警的目的(如图甲)。研究表明,如果提前3秒预警,可使人员伤亡减少14%;如果提前10秒预警,可使人员伤亡减少39%;如果提前60秒预警,则可使人员伤亡减少95%。

(1)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属于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波__________(选填“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图乙是人和动物的发声、听觉范围,当地震波传来时,能“听”到地震波的是__________
(3)如图甲,若震源距监测点24千米,距离受灾群众60千米,地震发生后,地震局监测点在__________秒后能接收到纵波信号。收到信号后,地震局立即发出预警,忽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受灾群众从收到预警信息到横波到达,可供做应急准备的时间为__________秒。
2024-01-25更新 | 19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或塑料等。目前,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已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手机解锁,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等,从而提供种更稳定、精确的认证方法。

动物

听觉范围

蝙蝠

1000Hz~120000Hz

15Hz~50000Hz

大象

1Hz~20000Hz

(1)表格中给出了三种动物的听觉范围,其中不能听到次声波的动物是______
(2)SenseID通过超声波获取指纹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A.超声波焊接器
B.超声波清洗器
C.渔船用声呐探测鱼群情况
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
(3)SenseID系统置于手机内部,能透过屏幕进行指纹识别,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的特点;
(4)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明,它模仿的是______
A.大象  B.蜘蛛  C.蝙蝠  D.人
(5)某手机利用SenseID,从发出超声波至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为,已知超声波在手机材料中传播速度为,则SenseID系统到指纹的离为______mm;
(6)放大手指局部,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下面是超声指纹识别系统,在ABCDE五个位置发射超声波,遇到手指表面部分超声波被反射,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分别为7.2μs、7.18μs、7.2μs、7.16μs、7.2μs(1μs=10-6s),根据时间,可绘出该区域手指表面大致形状可能是图中的______

   

2023-08-03更新 | 394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气泡的威力


你在湖面打水漂听到的细微声响,你站在瀑布边听到的隆隆震响,都不是 (或主要不是) 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来自气泡。生活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但科学家发现,雪花落水真的能发出声波。
这个发现要从声呐说起。海军反映,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科学家猜想,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的,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于是,科学家利用每秒可拍摄1000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拍摄发现,下雨时水中确实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经过理论分析和数学计算,科学家发现,下雨时产生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情况一致,而且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也常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常常侦听不到鱼群。经过实验验证,科学家发现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之间,高于人耳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不过,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而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发射和接收的声波的频率 _____
A.等于20000Hz       B.小于20Hz
C.小于20000Hz       D.大于20000Hz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对鲸鱼 _____(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4)渔民可以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若从渔船发出的声波,经过1.2s收到了回波信号_____m(此时海水中声速为1500m/s);
(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进行了下列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 _____(填序号)。
a.问题       b.证据       c.解释
2023-03-07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