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透镜及其应用 >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题型:实验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0 题号:18852223
小刚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光屏下调                            ②蜡烛下调                         ③透镜下调
(2)小刚取来物理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中间,将光屏向右移才能得到清晰的像,则物理老师的眼镜是____________。(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1】(1)如图所示,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所示位置时,在距A点10厘米的光屏上能找到清晰的像,则这个像的特点是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此时蜡烛位于光具座的_____厘米两条刻度线之间(选填“0~30”“30~40”或“40~50”);
(2)小明利用天平、金属块、细线、烧杯和适量的水等器材进行“测定金属的密度”实验。实验中,小明操作正确,用天平依次测量金属块的质量m、空烧杯的质量m0和装满水时烧杯的总质量m1之后,他又将金属块轻轻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再次测量烧杯的总质量为m2。该实验中所测的质量记录在下表中,请完成下列要求(ρ=1.0×103kg/m3);
所测质量大小(千克)
m0.9
m00.2
m10.6
m21.2
①金属的密度为_____kg/m3
②小明进一步思考发现,表中所列的质量中,有一个不进行测量也可以完成本实验。他据此思路顺利完成实验并写出了金属密度的表达式ρ金属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
2022-09-15更新 | 71次组卷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5cm。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40.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如图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用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且位置不变。为使在光屏上仍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凸透镜B的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
2024-05-26更新 | 57次组卷
实验题 | 较易 (0.85)
【推荐3】小军和小民欲探究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在选择器材时,他们发现实验室有甲、乙两套实验器材,经过比较,他们最终选择了乙装置,原因是:______
①乙装置中,用发光二极管代替了蜡烛,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说出一条即可)
②乙装置中,如果把凸透镜固定在中央的零刻线处,可以方便的读出______
③乙装置中,发光体和光屏上都带有格子,可以很方便、准确的比较______
(2)探究前需要首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______
(3)他们把发光体放在物距为15cm的位置,经过前后调节光屏,最终找到了像的位置,记下此时的像距为25cm;
实验完成后,当他们和临近的第二、第三小组进行比较时却发现了问题:物距同样是15cm,第二、第三小组所测像距是分别为24.5cm和26cm!
老师所提供的凸透镜是同样规格的呀,为什么三个小组在物距相同时,所测得的像距不样呢?经过反思实验中的操作过程,他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021-03-30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