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运动和力 > 摩擦力 > 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 增大摩擦的方法及生活中的实例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2 题号:1908850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四号月背之旅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是同一面背对地球,这一面被称为月球背面。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
月球背面与地球间的通讯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问题,我国在2018年5月成功发射了人类史上首个月球信号中继卫星“鹊桥”(如图甲所示)。2018年12月8日,我国又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嫦娥四号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和落月过程,最终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人类史上首个着陆于月球背面的无人探测器。为避免嫦娥四号在着陆瞬间“闪着腰”,工作人员给它研制了4条强有力的“腿”,让它既能平稳着陆,又能有效“吸收”着陆时产生的冲击力,防止它携带的设备被震坏。在嫦娥四号的“腿”上,还“长着”脸盆一样的圆形“大脚掌”(如图乙所示)。“大脚掌”中央装有一个形如足弓的金属构件,可以有效分散冲击力。
     
嫦娥四号由着陆器与巡视器(即月球车,又称“玉兔二号”)组成,2019年1月3日,巡视器与着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有效增大了与月面间摩擦,顺利在月背表面行驶。“玉兔二号”配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科学探测仪器,总质量仅135kg,是世界上质量最小的月球车。
(1)“鹊桥”中继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力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嫦娥四号在环月飞行中受到的力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嫦娥四号探测器“腿”上的圆形“大脚掌”可__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对月面的压强;当巡视器与着陆器成功分离后,着陆器对地面的压强会__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
(3)为增大与月面间的摩擦,“玉兔二号”采用的是__________
(4)若“玉兔二号”每个轮子触月面积为100cm2,则“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地球上g取10N/kg)。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变速自行车的奥秘

变速自行车的变速系统是通过改变链条和不同的前、后大小的齿轮盘的配合来改变车速快慢的。如图所示是变速自行车的驱动结构,它与普通自行车的区别在于,它的后齿轮由多个半径不同的齿轮共同组成(普通自行车的后齿轮只有一个)。选择不同的挡位时,自行车的链条会调整到相应挡位的后齿轮上。在爬坡时自行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较大,而在下坡时自行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较小,为了达到更好的骑行效果,变速自行车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的“挡位”来应对不同的路面情况。
自行车的前齿轮和脚踏板构成一个轮轴型的杠杆结构,动力是人给脚踏板的蹬力,阻力是链条对前齿轮的拉力,动力臂是脚踏板到轴心的长度,阻力臂是前齿轮半径。自行车的后齿轮和后车轮构成另一个轮轴型的杠杆结构,动力是链条对后齿轮的拉力,阻力是地面给后车轮的摩擦力,动力臂是后齿轮半径,阻力臂是后车轮半径。
骑自行车时,人踩脚踏板一圈,前齿轮跟着转动一圈,带动链条转动的长度为前齿轮的周长。与此同时,链条带动后齿轮转动,由于后齿轮的半径小于前齿轮,为了保证链条转动的长度相同,后齿轮必须转过的圈数大于前齿轮。后齿轮的半径越小,它转过的圈数就越多。后齿轮同时带动后车轮转动,它们转动的圈数保持一致。因此,后齿轮越小,脚踩一圈,后车轮转动的圈数越多,即自行车前进的距离越长。

   

(1)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刹车时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
(2)后齿轮和后车轮组成一个杠杆__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等臂”);
(3)爬坡时,应将链条调整至半径较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后齿轮上,从而达到相对省力的目的;
(4)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时,后车轮所受的摩擦阻力约为30N,一辆自行车后车轮的半径约为40cm,若它此时链条挂在中间挡位的后齿轮上,其半径为5cm,由于前齿轮与后齿轮由链条连接,所以前、后齿轮受到的链条的拉力相同,若前齿轮的半径为15cm,脚踏板到轴心的长度为25cm,则自行车匀速行驶时,人蹬车的力至少应为__________N;若人蹬脚踏板每秒转1周,则自行车的前进速度为__________km/h()。
2024-05-15更新 | 61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四号月背之旅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是同一面背对地球,这一面被称为月球背面。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
月球背面与地球间的通讯是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问题,我国在2018年5月成功发射了人类史上首个月球信号中继
卫星“鹊桥”(如图甲所示)。2018年12月8日,我国又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嫦娥四号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和落月过程,最终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人类史上首个着陆于月球背面的无人探测器。为避免嫦娥四号在着陆瞬间“闪着腰”,工作人员给它研制了4条强有力的“腿”,让它既能平稳着陆,又能有效“吸收”着陆时产生的冲击力,防止它携带的设备被震坏。在嫦娥四号的“腿”上,还“长着”脸盆一样的圆形“大脚掌”(如图乙所示)。“大脚掌”中央装有一个形如足弓的金属构件,可以有效分散冲击力。
嫦娥四号由着陆器与巡视器(即月球车,又称“玉兔二号”)组成,2019年1月3日,巡视器与着陆器成功分离,
“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有效增大了与月面间摩擦,顺利在月背表面行驶。“玉兔二号”配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科学探测仪器,总质量仅135kg,是世界上质量最小的月球车。
(1)“鹊桥”中继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受到的力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2)嫦娥四号探测器“腿”可以支撑1000N的力,则到月球上可以支撑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kg;(地球上g取10N/kg)
(3)为增大与月面间的摩擦,“玉兔二号”采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_
(4)“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地球上g取10N/kg)。
   
2023-05-03更新 | 48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四号”月背之旅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是同一面背对地球,这一面被称为月球背面。2018年12月8日,我国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嫦娥四号”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和落月过程,最终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人类史上首个着陆于月球背面的无人探测器。为避免“嫦娥四号”在着陆瞬间“闪着腰”,工作人员给它研制了4条强有力的“腿”,让它既能平稳着陆,又能有效“吸收”着陆时产生的冲击力,防止它携带的设备被震坏。在“嫦娥四号”的“腿”上,还“长着”脸盆一样的圆形“大脚掌”(如图丙所示)。“嫦娥四号”由着陆器与巡视器(即月球车,又称“玉兔二号”)组成。“玉兔二号”底部有6个带齿纹的轮子,总质量仅135kg,是世界上质量最小的月球车,它在月背表面行驶,留下了第一道“脚印”。中国“嫦娥四号”月背之旅,为人类探索太空作出了巨大贡献。

(1)环月飞行时,“嫦娥四号”受到的力 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嫦娥四号”在着陆月球过程中(不考虑其质量变化),其重力势能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海有一创新设计,用降落伞将探测器降落在月球上,他的设计 ___________(选填“科学”或“不科学”);
(3)“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第一道“脚印”,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 ___________
(4)为增大与月面间的摩擦,“玉兔二号”采用的装置是 ___________,这是通过 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力;
(5)若“玉兔二号”每个轮子触月面积为100cm2,则“玉兔二号”对水平月面的压强为 ___________Pa(已知g=10N/kg,
2022-08-26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