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做功与机械能 > 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 机械能 > 辨析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发生变化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9 题号:19447666
阅读短文,完成相应问题。
当你在游乐场乘过山车奔驰之际,你是否会想到:过山车为什么不需要引攀来推动就能“翻山越岭”呢?过山车在开始旅行时,是靠一个机械装置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一“发动机”就是重力势能,过山车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最大值,当它开始下行时,它的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由于摩擦,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所以随后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如图所示)。像所有列车一样,过山车也安装了机械制动装置,使它在结束行程或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地停下来。
(1)过山车在轨道的最低处,运动最快,动能最大,说明物体的动能与______有关,过山车上升阶段,其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过山车通过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后面的“小山丘”设计得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是由于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会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
(3)过山车第一次下行后,是利用______作为“发动机”。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火星成功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天问一号”包括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两部分。为了让着陆视器准确进入火星着陆轨道,首先需要环绕器在携带着陆巡视器的情况下进入着陆轨道。实施两器分离后,着陆巡视器则进入火星大气层,完成系列着陆动作;环绕器则需要迅速抬升轨道,再次进入环火轨道,成为着陆巡视器与地球的通信中继站,进行火星环绕探测,并及时将火星上的图片信息传回地球。

(1)环绕器能将图片信息传回到地球上,主要是因为电磁波能在______中传播的特点;
(2)着陆巡视器从距火星表面约100m处开始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中着陆巡视器受到的阻力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火星对它的重力,它的机械能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3)着陆巡视器上搭载的“祝融号”火星探测车质量为240kg,共有6个轮子与火星表面面接触,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如果火星对表面物体的吸引力约为地球的0.4倍。则“祝融号”对火星表面产生的压强为______Pa(g取10N/kg);
(4)其实“祝融号”火星车巡航速度非常的慢,仅每小时40米,大约与______(选字母)最相似;
A.蜗牛的爬行速度       B.人行走的速度       C.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
若“祝融号”在火星表面匀速直线行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1倍。“祝融号”行驶15min做功______J。
2022-04-25更新 | 240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推荐2】请阅读《天问一号》并回答题。

天问一号


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运载着“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7月27日,控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约1.2×109m处回望地球,利用光学导航敏感器对地球、月球成像,获取了地月合影。2021年2月5日20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以确保按计划实施火星捕获。国家航天局同步公布了“天问一号”传回的首幅火星图像(如图所示)截至2021年2月9日,“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201天,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飞行里程超过4.65亿公里,已完成四次中途修正等工作,离着陆火星还需约3个月时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持续飞行以及后续的环绕、降落和巡视,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中国开展并持续推进深空探测,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科技进步、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及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火箭点火升空的过程中,“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机械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天问一号”探测器是利用______向地球传递信息的;(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
(3)2020年7月27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地月合影传到地球大约需要 ______s的时间。
2023-06-27更新 | 50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鲲龙”腾飞


2022年5月31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如图甲所示。此举标志着“鲲龙”AG600项目全面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也标志着灭火功能型号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鲲龙”AG600总体技术水平和性能达到当前国际同类飞机的先进水平,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飞机配备有4台国产涡桨-6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53.5吨,20秒内可一次汲水12吨,单次投水救火面积可达4000余平方米。
“鲲龙”AG600除了森林灭火能力强AG600的海上救援能力也十分强大,因为与船舶相比,AG600不仅速度更快,最大航速为500公里每小时。在海难搜救中可在水面停泊实施救援行动,一次最多可救护50名遇险人员。
中国大飞机三剑客运-20、C919、AG600都凑齐了,未来这些飞机将在中国军用和民用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助力中国实现复兴。
(1)飞机的机翼呈现流线型,如图乙所示,请分析该种构造有什么用处?
(2)飞机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工作时,会给空气向后的推力,飞机就会产生向前的动力,这个过程中运用了怎么样的物理原理?
(3)若飞机在执行某次灭火任务时,保持一定高度水平匀速飞行进行投水灭火,则在水平飞行投水灭火过程中,飞机的机械能如何变化?
2022-08-14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