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光的直线传播 >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现象 > 影子的形成原理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7 题号:1984390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塑料瓶灯泡”


凿壁借光,典出《西京杂记》。西汉丞相匡衡小时候家境贫寒,在墙上凿洞借光读书。今天,点亮一盏电灯就可以获得光。然而,世界还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用不上电,比如菲律宾的贫民窟低矮无窗,即使是白天室内也是一片黑暗。
在透明塑料瓶中装满水(如图甲),添加少许漂白剂防止暴露在阳光下的水因生长藻类而变绿。在屋顶的瓦片上钻一个孔,如图乙把装满水的瓶子卡在孔里,在缝隙处涂上聚酯树脂既能固定又能防漏,这样的“塑料瓶灯泡”使用期长达5年。白天,阳光通过装满水的透明塑料瓶(如图丙),可以照亮30平方米的房间,具有环保节能等优点。人们又在瓶子顶部和内部加装了一小块太阳能电池板和灯泡,灯泡利用白天储存的能量在夜晚也能照亮房间。
   
(1)白天,太阳光透过“塑料瓶灯泡”发生了 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为房间提供照明,与“凿壁借光”的原理 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在水中添加漂白剂的目的是 ___________
(3)为了保证“塑料瓶灯泡”的照明效果,日常可以进行哪些维护操作?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问题。

无影灯的奥秘


当光照射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就会投下一片阴影。影子有时是很有用的,例如在发明钟表之前,人们依靠日晷上影子的长度和方位来判断时间; 影子有时又是很讨厌的,如外科医生在灯光下动手术时,手的阴影妨碍了他的工作,因此,人们发明了无影灯。
在方桌上铺开一张大白纸;在纸的中心处放上圆柱形物体,先在它的一侧点一支蜡烛。你会看到,这个圆柱体就会在另一侧投下它清晰的影子,再点燃一支蜡烛,就会形成两个相叠而不重合的影子。两影相叠的部分完全无光而全黑,这一部分称为本影;本影旁边有半透明的灰暗部分,称为半影。点燃第三支蜡烛,本影缩小,半影出现多个层次,同时点燃多支蜡烛,这时本影完全消失,半影也淡得看不见了。如图所示。

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设计了手术室用的无影灯,大面积的光源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上,保证手术时有足够的亮度,而没有明显的本影来妨碍医生的工作。
(1)外科手术室使用的无影灯,可以避免手术时手及医疗器械由于光沿______传播而产生黑影,这种无影灯是由______(选填“一个”或“多个”)发光且较大的光源组成;
(2)烈日炎炎的夏季,同学们在工地上劳动,将凉水壶放在电线杆的阴影里,王明同学突然提出,电线杆有影子,电线为什么没有影子呢?有四位同学给出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正确答案前的字母);
A.射到电线上的光线太弱
B.电线太细,太阳光射到它上面形成的本影很小,未落到地面
C.太阳是个大光源,能把较细电线的四周照亮,在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影子
D.电线杆是竖直的,电线横着不会形成影子
(3)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自然界中红、____________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人们常称这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基色”。
2023-12-26更新 | 57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圭表

我国古人用“立竿见影”发明了一种用于计时的重要天文仪器——圭表(如图甲),早在周代时就已经开始使用圭表来确定冬至和夏至
早期的圭表包括“圭”和“表”两部分,表是一根立在地面的标杆或石柱,表高一般为8尺(3尺约为1m),圭是从表的跟脚上以水平位置伸向正北方的一条石板,其结构如图乙所示,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北半球同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从夏至日到冬至日逐渐变小,南半球逐渐变大.古人根据影子末端的不同位置标记好相应刻度,就可以确定二十四节气.
清朝制作圭表时,表高达10尺。由于物体越高,影子的边缘就会越模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制作圭表时在表顶上端设置铜叶,中间开槽,在圭面上就会有一个清晰的圆形光斑,提高了圭表的测量精度,但这样会导致表影在一年中的某段时间会落到圭外,于是在圭的另一端立了一个小表,叫立圭,其结构如图丙所示。

(1)圭表的表顶常会挂一悬锤,用以判断表与水平面是否_____________
(2)表顶铜叶中间槽的形状是____________
A.正方形                           B.三角形                           C.圆形                    D.以上都可以
(3)已知北半球某处冬至、春分和夏至时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26°34'、50°和73°26',则该处圭表上节气刻度的大概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_

(4)小明用图丙所示圭表观测时,发现落在立圭上的表影高度为c,若表高为a,表与立圭间的水平距离为b,则此时表的真实影长为___________(用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5)某兴趣小组想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圭表,为确保圭面上节气刻度间的距离大一点,使测量更精确,在设计圭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写出一条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58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五号太空“打水漂”高速归来


自1958年开始,我国开启了探月计划。从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至今,到后来的“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都成功完成了探月任务。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月夜下巡视探测。
近日,如图1所示,“嫦娥五号”探测器正式开启了我国航天领域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历经10多天的太空工作,于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采撷月壤”的嫦娥五号携带来自风暴洋吕姆克山的1731g月壤在太空“打水漂”高速归来,如图2所示。着陆时稳稳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与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和四号4位“姐姐”相比,嫦娥“五姑娘”无疑是个幸运儿,因为执行自动采样返回任务而拿到了一张珍贵的地月旅行“往返票”。截止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苏联的航天器以及中国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成功开启了绕月再入返回试验。中国探月工程的三步走目标,眼看都快要实现了。然而,这并不是终点。未来,我们还要在月球上建基地,开采月球资源,在月球建造火箭,从月球出发去探索更遥远的深空。甚至,我们还可以去月球旅游。
(1)月夜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
(2)火箭运载月球探测器在上升过程中,表层固态的特殊物质在高温下会____________,或直接进行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不至于升得的太高,从而保护了火箭和探测器;(均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采撷月壤”的嫦娥五号把质量为1731g的月壤带回地球,该月壤的质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月球车在月面上巡视并拍照,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______镜;
(5)月面周围一片寂静,月球车在月面上巡视时,外界听不见月球车转动的声音,是因为______
2023-01-22更新 | 2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