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声学 > 声现象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产生 > 观察声源的振动
题型:单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20480262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如图所示,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莲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蓬头稚子”辨别“路人”是陌生人——依据的是音色
B.“路人借问”——是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
C.“遥招手”——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切本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振动就不可能有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C.声音靠介质传播,在介质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2023-09-29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以下几个实验活动或现象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把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用力吹长短不一的吸管,比较声音的不同
D.放在玻璃钟置内的电铃正在发声,将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2023-04-08更新 | 126次组卷
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
C.研究声波时,引入水波认识它的传播
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2021-09-28更新 | 2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