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透镜及其应用 > 透镜 > 透镜的特点与分类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4 题号:20645345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眼镜的度数


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Φ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米,它的焦度就是Φ=2m1
如果远视很严重,眼镜上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度就要大一些。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m1,它的焦距是1m。
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0.5m和2m,则这两个凸透镜中,______(选填“甲”或“乙”)凸透镜的折光本领更大,______(选填“甲”或“乙”)凸透镜做成的眼镜的度数更大。
(2)某同学的眼镜装有﹣200度的镜片,可知该眼镜是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该同学的眼睛是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该眼镜的焦度是______,焦距是______
22-23八年级上·广东东莞·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太空授课


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首先王亚平老师用金属环在水袋中取出一个水膜,再逐渐往水膜中注水,随着水的增多,水膜慢慢变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然后又用注射器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令人惊讶的是气泡并没有向上飘,而是老老实实待在水球中,此时可以在水球中同时看到一正一倒的两个像(如图甲)。此次太空授课还展示了浮力消失的实验,王亚平老师把乒乓球压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没有上浮,而是悬浮在水中(如图乙)。叶光富老师还演示了太空行走,他使劲挥手抬腿没有成功,反而还飘了起来(如图丙)。

(1)水膜和水球的形成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选填“引力”“斥力”或“引力和斥力”);
(2)通过简化图丁,可知其中正立的像是光经过1、2这两个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形成的像,当光经过3、4区域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_像;
(3)如图乙中,空间站里由于液体重力消失,液体内部各处压强相同,因而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没有_______,浮力也就消失了,阿基米德原理在空间站_______(选填“也适用”或“不适用”);
(4)航天员在空中和空间站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空间站中航天员由于失重而飘了起来(如图丙),此时航天员_______(选填“受”或“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2022-05-08更新 | 5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