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质量和密度 > 密度与社会生活 >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题型:科普阅读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6 题号:2084157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美太空会师记


2022年11月29日,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发射,如图甲所示。
2022年11月30日,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如图乙所示。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穿越大气层,发出耀眼的光芒,如图丙所示。“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舱外温度最高在2000℃以上,科学工作者在舱体外涂上防热材料,固状防热材料在高温下迅速变成气态,吸收大量的热量,再通过隔热、舱内空调等方式保证舱内温度在25℃左右,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同时采用高科技新材料,减小返回舱的质量。

(1)巨大的轰鸣声描述声音的 ___________(选填“音调高”、“响度大”或“音色美”)。
(2)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过程中,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为参照物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外表的固状防热材料在高温下迅速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
(4)请你写出一个“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应具备的优点: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


“飞扬”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于2021年2月4日正式问世(如图所示),火炬整体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火炬以祥云纹样“打底”,自下而上从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
相关人员表示,北京冬奥会火炬外壳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造而成,呈现出了“轻、固、美”的特点。碳纤维密度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6~7倍,计算下来,碳纤维的比强度(强度除以密度)就是钢的20倍以上,所以说,“轻而强”是碳纤维的最大特点。同时它又耐腐蚀、耐各种环境,在很多特殊环境都可以使用,是一个高科技的产品,使火炬外壳能在高于800℃的氢气燃烧环境中正常使用。冬奥会火炬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的主要原因是绿色环保,其燃烧的产物是水。
(1)北京冬奥会火炬外壳由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造而成,具有“轻、固、美”的特点,其中“轻”是由于碳纤维的______很小,“固”是由于碳纤维的______很大;
(2)北京冬奥会火炬用氢气做燃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常温下氢气是气态,采用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存于火炬中。
2023-02-10更新 | 113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2】下面的材料引自《现代快报》,阅读后回答:
要说3岁小孩能扛起一根直径40厘米粗的大木头,也许不会有人相信.不过记者却在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内,亲眼看到一名身体瘦小的傣家少女,双手各用两根手指提着一块20厘米宽、6厘米厚、1.3米长的方木在草地上轻盈地跳着孔雀舞;一名小伙子伸手抱起一根长两米,直径达40厘米的大木头轻轻地举在头顶尽情玩耍.这就是地球上最轻的木料──轻木,不要看刚才小伙耍来耍去的一大根木料,其实就3岁小孩也能扛起来. 轻木原产南美和中美洲,其密度只有0.16至0.2之间,比起最重的木材1.2的密度来,就真的是“轻如鸿毛”了.将木料丢入水中,它竟然像泡沫一样漂在水面,几乎没有吃水痕迹.
1965年,因为我国航空事业的需要,当时有关部门从厄瓜多尔引进了这批轻木,在海南、广东、广西和西双版纳试种,准备作为制造飞机木质部分的原料.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批轻木没有成为制造飞机的原料飞上蓝天,最终成为上海一家热水瓶厂的瓶塞.后来因为发展航模项目的需要,在西双版纳种植了200亩轻木,因为在航模赛事中要胜出,就必须使用轻木做原料以减轻自重.假如在20摄氏度的室温中,往数百度高温的铁板、或者零下10度的冰块上铺上轻木后,用手摸在轻木上,它的温度肯定还是20摄氏度的常温;若在一间放着震耳欲聋音响的房间中央隔起轻木板,人在没有音乐的另一端听起来肯定是静悄悄的.
(1)文章中没有单位,请你结合自己的物理知识,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轻木的密度为:0.16_____到0.2_____之间.
(2)当前,“假新闻”、“假照片”不断被媒体曝光,你认为本文中的图片是否真实?请通过文中所给的数据计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3)你知道泡沫的密度吗?通过阅读你认为泡沫的密度应该是多少?
(4)写出下列场所分别应用了轻木怎样的物理属性.
航模:_____;热水瓶塞:_____;房间隔板:_____
2018-02-17更新 | 193次组卷
科普阅读题 | 较易 (0.85)
解题方法
【推荐3】阅读短文《气凝胶》并回答问题
有一种叫“气凝胶”的物质,它被世人称为“固态烟”(如图所示),密度是3mg/cm3,仅为空气的2.7倍、玻璃的千分之一,看上去就像冻住的烟,它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却有着机其变态的特性.气凝胶是高通透性的圆筒形多分枝纳米多孔三位网络结构,拥有极低的密度、高比表面积、超高孔体积率,这种特性使得它不仅具有坚固的内部结构与防弹特性,可以抵抗比子弹速度快60倍的彗星微尘;还能够承受1400℃的高温和零下130℃的低温,具有很好的隔热性,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以及美国的“火星探测车”上被广泛的运用,它还有超强的吸附性,一次实验意外地发现,这种材质可以很有效的吸附水中的铅和汞,如果大量采用这种材质可以使环境的污染得到很有效的改善.
(1)“轻”实质上是指气凝胶的_____小;
(2)英国登山爱好者在攀登极度寒冷的珠穆朗玛峰时睡袋和衣服中填满了气凝胶,这主要利用了气凝胶的_____特性;科学家把它称作最佳海绵,用来治理水污染主要利用了气凝胶的_____持性;
(3)一架钢铁制的飞机质量为150t,若机身体积不变,材料变为气凝胶后,它的质量相当于下列的_____(ρ钢铁=8g/cm3

A.一片鸡毛
B.一个鸡蛋
C.一个普通中学生
D.一辆卡车
2019-02-06更新 | 2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